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鄭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42~1681)字賢之,號式夫,明福建南安人,鄭成功的長子。繼承父志固守臺灣,後因清水師來攻,只得放棄金門、廈門諸地。曾乘三藩之亂,進兵福建、廣東。清康熙二十年卒,子克塽立。
鄭經建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經過3 關鍵字4 出處 前言鄭成功死後,留守在廈門的兒子鄭經,與在東都的鄭成功的弟弟鄭襲,展開一場權力鬥爭,兵戎相向。最後鄭經勝利,繼承王位。 經過鄭經取得王位後,仍繼續駐守廈門。但是由於清朝實施「遷界」政策以來,沿海30至50公里地區淪為荒地,使得鄭氏家族控制下的「陸路五商」無法獲得出口物資以供應「海路五商」,廈門失去了物資和情報來源。另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周朝諸侯國之一。位於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新鄭縣。
謹慎、莊重。如:「鄭重」。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織布機或編織物上的直線,稱為「經」。
連接地球南、北兩極的假想直線。如:「東經」、「西經」。
常常。如:「經常」。
具有典範地位的著作。如:「易經」、「四書五經」。
記載宗教教義的書籍。如:「佛經」、「聖經」、「可蘭經」。
女性月經的簡稱。如:「經期」、「停經」。
從事、謀劃。如:「經商」、「經營」。
歷、過。如:「經過」、「經驗」、「經年累月」、「身經百戰」。
治理、管理。如:「經國大業」、「經世濟民」。
縊死。如:「自經而死」。
人體的脈絡。如:「經脈」、「經絡」、「七經八脈」。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儒家典籍及文字形、音、義方面的著作。如:「經部」、「經、史、子、集」。
沈光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臺南。1661年鄭成功來到臺灣,發現沈光文竟然也在此,高興之餘對沈光文也十分禮遇,提供他生活所需。鄭經繼位,沈光文因為做詩諷刺鄭經而引來殺身之禍,只好離開臺南逃往山上,再逃至原住民聚落如目加溜灣、羅漢門等地。在目加溜灣避難的日子,他便以教授番童、醫治病人度日。(註2) 晚年清朝領臺時,沈光文已年過70。當時的諸羅知縣季麒光曾短暫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並且邀集其他文人共組詩社「東吟社」,是臺灣第一個詩社。沈光文的寫作風格充滿思鄉之愁、以及對命運的感嘆。...
陳永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佐鄭成功攻打臺灣。(註1)然而世事難料,鄭成功在攻下臺灣一年後便去世。鄭成功去世後,陳永華先後輔佐鄭經、鄭克臧,許多政事都仰賴陳永華規劃主持。永曆28年(1674)鄭經出兵福建時留守臺灣主持政事。鄭經響應三藩之亂西征,經過七年無疾而終,退守臺灣。西征失利後,失去權力的西征派馮錫範、劉國軒等人為了奪回權力,設計排擠陳永華,陳永華被迫辭官退隱,也導致馮、劉後來政變的成功。(註2...
鄭克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70~1707)字實弘,號晦堂,明福建南安人。為鄭成功之孫,鄭經次子。年幼即位,為馮錫範所控,政事大亂。清乃趁機於康熙二十二年,遣施琅討伐,鄭軍潰敗,奉表請降,明正朔至此正式斷絕。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