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7.49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鄭通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鄭通和(1899~1985),字西谷,安徽省廬江縣人。早年受私塾教育,十四歲入高等小學,畢業後考進天津南開中學,然後直升南開大學文科。民國十二年(1923)秋赴美國留學,入史丹福大學唸教育學系,主修中學教育、教育行政。次年夏。得教育學士學位。接著進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十四年(1925)六月,獲教育碩士學位。留校研究一年。次年夏季,經由歐洲參觀後回國。不久應聘為上海大夏大學教授兼訓導長。十六年(1927)擔任江蘇省立上海中學校長。校內設高中(多科制)、初中、實驗小學、鄉村師範、師範附小等。二十六年(1937),抗日軍興,「八一三」上海戰役起,校舍被日軍占據,上海中學乃遷租法國租界內房舍上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諧。如:「和諧」、「政通人和」、「和好如初」。
停戰、平息爭端的。如:「和平」、「議和」、「和約」、「講和」、「割地求和」。
溫順的、安詳的。如:「隨和」、「和藹可親」、「心平氣和」、「和顏悅色」。
溫暖的。如:「和風煦日」、「風和日麗」。
連同。如:「和衣而眠」。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不分勝負。如:「和棋」、「和局」、「這場球賽雙方打和了。」
日本的別稱。如:「和服」、「大和民族」。
與、跟。如:「我和你」、「八千里路雲和月」。
聲音相應。如:「唱和」、「和聲」、「附和」。
混合、攪拌。如:「攪和」、「和麵」、「和稀泥」。
打牌時牌張湊齊成對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吃酒碰和」。
溫暖。如:「今天的天氣好暖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周朝諸侯國之一。位於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新鄭縣。
謹慎、莊重。如:「鄭重」。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暢、不阻塞。如:「通暢」、「通順」。
使順暢。如:「通馬桶」、「通水管」。
交流、往來、交往。如:「通敵」、「通航」、「通信」、「通車」、「通商」、「流通」、「互通有無」。
到達。如:「通往」、「條條大路通羅馬」。
全部、整個、都。如:「通宵」、「通通上去」、「通盤考量」。
明白、了解、懂得。如:「通曉」、「精通」、「通情達理」。
淵博。如:「通才」、「通人」。
熟悉某種事物的人。如:「中國通」、「萬事通」。
報告、告知、傳達。如:「通報」、「通知」。
普遍的、共同的。如:「通病」、「通行」、「通性」、「通稱」、「通俗」。
量詞:A>用於計算文書、電訊數量的單位。如:「一通電話」、「三通電報」。B>用於計算敲擊鐘鼓次數的單位。如:「擂鼓三通」。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