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60.1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采椽不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采,假借為「棌」,柞木。采椽不斲指以柞木做屋上承接瓦的木條,而不加雕飾。比喻生活簡樸。《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漢.曹操〈度關山〉詩:「不及唐堯,采椽不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色、風度。如:「風采」、「神采飛揚」、「興高采烈」。
顏色。通「彩」。如:「文采」、「多采多姿」。
美好、出色。通「彩」。如:「喝采」。
摘取、擇取。通「採」。如:「采集」、「采摘」、「采風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斧頭。《左傳.成公二年》:「孟孫請往賂之,以執斲、執鍼、織紝皆百人。」
1.砍、削木。《莊子.天道》:「輪扁斲輪於堂下。」《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朴。」
2.雕飾。《淮南子.本經》:「木工不斲,金器不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架在桁上用以承接木條及屋頂的木材。《左傳.桓公十四年》:「以大宮之椽,歸為盧門之椽。」《晉書.卷八五.諸葛長民傳》:「屋中柱及椽桷間,悉見有蛇頭,令人以刀懸斫,應刃隱藏,去輒復出。」也稱為「椽子」。
茅茨不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茅草屋頂不加修剪。比喻生活簡樸。《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斲。」《大宋宣和遺事.亨集》:「便如唐堯土階三尺,茅茨不剪,夏、商躬耕稼穡;周公吐哺待賢。」
糲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劣的飯食。《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斲。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