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藍紫斑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斂口、深壁的廣口水盂,下腹略廣碩再銳收為小圈足,足心有尖臍凸出。通體施天青表佈線狀開片。器裡色深而濃稠;裡心無處顯出三岔形支具的痕跡,支具邊緣厚積汁;露胎呈褐色。器外壁則有大片紫斑佈於腹部中下段至足際,純紫色調覆蓋並滲入天青中,朦朧暈染,色澤明淨,堪稱鈞窯調之絕美者。口緣因薄而顯褐黃胎色,圈足的內外足圈露胎,足裡有。相較於一般小口廣腹的鈞窯水盂,本件器的口徑較寬,體形較高,與一件河南禹州市營里遺址所曾採集一件盂相近,色亦相近,該器訂年為金代。北方窯場於元、明時盛行以三岔支具置於器裡,以疊燒小件器,河南寶豐及觀臺皆見此現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塗覆在陶瓷表面,使之有光澤的顏料。參見「藥」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油亮的綠色。如:「一片綠的稻田,點綴幾隻白鷺絲,構成美麗的畫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覆蓋在瓷器表面的一種塗染物,用以填塞細孔,可使瓷器光滑細膩。彩則是指彩色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塗布於陶、瓷器表面,以達到美觀、不透氣、防止滲透、增加強度等目的。如:「陶器上後,再經窯燒,即告完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基本藥中加入金屬氧化物,可使原為白色或透明的層呈現各種色彩,稱為「彩」。如鐵可顯現黃、褐、紅、黑等色,銅可呈現綠、紅、紫等色,鈷可呈現藍、紫色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塗在陶瓷表面的一種玻璃狀物質。普通以長石、石英、硼砂、白堊、陶土等物依一定比例混合研碎,加水成漿而成。以浸、淋、繪、噴等方式塗布於陶瓷表面,陰乾後入窯燒製,會在陶瓷表面形成發亮的薄膜。若在藥中加入不同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的顏色,具有裝飾成品的功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漿塗布於陶瓷器表面,稱為「施」。施時,應先施於陶瓷器的內部,再施於外部。施的良窳,影響陶瓷製品的成敗。
下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彩色在瓷器上繪製花樣後,再加上一層透明的,使花紋不易消失的一種瓷器著色方法。因彩隱於透明之下,故稱為「下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瓷器上的方法。以細紗蒙住小竹筒的一端,將從另一端灌入,然後吹氣,使通過細紗吹至瓷器的坯土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