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6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重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曆三月三日上巳日。唐.閻朝隱〈三日曲水侍宴應制〉詩:「三月重三日,千春續萬春。」
重三疊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多次的重複。《朱子語類輯略.卷六.訓門人》:「經書中所言,只是這一個道理,都重三疊四說,在裡只是許多頭面出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承受地心引力的大小。如:「體重」、「重量」、「物重」、「淨重」。
物體的分量大。與「輕」相對。如:「小明比我重兩公斤。」
要緊的。如:「重鎮」、「庫房重地」。
劇烈的。如:「重病」、「重藥」。
濃厚的。如:「口味重」、「顏色重」。
尊敬。如:「尊重」、「敬重」。
特別關切。如:「重視」、「重文輕武」、「重男輕女」。
再、另。如:「重來」、「重新」、「重遊故地」。
相同的。如:「重號」、「重複」。
量詞。用於計算相疊、累積物的單位。如:「九重天」、「千重山」、「萬重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一箭雙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iāo yī jiàn釋義︰猶「一箭雙雕」。見「一箭雙雕」條。 01.宋.無名氏〈慶清朝.節過重三〉詞:「今喜重逢舊事,固宜依舊復青氈。果然是、雙雕一箭,雁塔書名。」 參考詞語︰一矢雙穿注音︰| ㄕˇ ㄕㄨㄤ ㄔㄨㄢ漢語拼音︰yī shǐ shuāng chuān釋義︰猶「一箭雙雕」。見「一箭雙雕」條。 01.《獅子吼.楔子》:「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甚麼代越庖俎,還他個一矢雙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量詞。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通「斤」。《淮南子.天文》:「天有四時以成一歲,因而四之,四四十六,故十六兩而為一觔。」《聊齋志異.卷六.大人》:「於石室中出銅鎚,重三四百觔,出門遂逝。」
海不揚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周成王的時候,周公攝行相事,辦理國政,天下太平,民眾安樂,政治辦理的很好,鄰國都非常敬仰,紛紛來朝貢。那時交趾國的越裳氏也派了使臣,名為重三譯,叫他來中國朝貢,向周公贈獻珍禽白稚。周公很謙虛地說︰「我國沒有恩德加諸於貴國,況且有道德的人,是不過份享受物質的,我們又沒有好的政令設施,那裡敢把你們當臣屬看待呢?」重三譯說道︰「我來的時候,我的國王黃曾對我說︰『現下天下已經沒有猛烈的風暴,以及連綿不斷的霪雨;災難也已經好久沒看到了,海不揚波也已經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詞。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約合六兩。《說文解字.金部》:「鋝,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也。《周禮》曰:『重三鋝。』北方以二十兩為鋝。」
榆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代錢名,即莢錢。重三銖,錢面有「漢興」二字。見《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詞。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冶氏為殺矢,刃長寸,圍寸,鋌十之,重三垸。」鄭玄注引鄭眾云:「垸,量名。」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