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5.19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釜裡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處於危亡困境中的人。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三一齣:「你今是釜裡之魚,怎禁得百般熬鍊。」也作「釜底枯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服內層的襯布。如:「裡子」、「內裡」、「裡布」、「襯裡」。
內部。與「外」相對。如:「家裡」、「裡面」、「表裡如一」、「裡應外合」。
指一定範圍的時間或空間。如:「夜裡」、「這裡」、「暑假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脊椎動物。有鱗與鰭,生活於水中,用鰓呼吸。種類繁多,如黃魚、鯉魚、吳郭魚等。
形狀像魚的動物或物品。如:「鯨魚」、「木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即今之鐵鍋。如:「破釜沉舟」。三國魏.曹植〈七步詩〉:「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釜中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處於危亡困境中的人。《三國演義》第四二回:「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縱虎歸山矣。」也作「釜底枯魚」、「釜底游魚」、「釜裡之魚」。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