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4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鉤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線條鉤描物象輪廓,鉤描後,大都填著彩色。通常用於工筆花鳥畫。
2.一種中國繪畫技法。用筆順勢為鉤,逆勢為勒。亦有以單筆為鉤,複筆為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嚼口的馬絡頭。如:「鞍勒」。
收住韁繩。如:「懸崖勒馬」。
強制。如:「勒索」、「勒戒」、「勒令退學」。
刻識、作記號。如:「勒石」、「勒碑」。
用繩子、皮帶等綑綁或套牢後,再用力拉緊。如:「勒死」、「勒緊褲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描繪。[例]鉤勒
國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畫的簡稱。參見「中國畫」條。
南北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明代董其昌將唐代至元代著名山水畫家分為南北二宗。南宗師祖王維,著重水墨渲染而少鉤勒,以秀麗著稱。北宗師祖李思訓,山石峭拔,多用青綠濃重之色,以剛勁稱勝。
晦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隱晦不明、模糊不清。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四.灤陽續錄六》:「廟祝棋道士病其晦昧,使畫工以墨鉤勒,遂似削圓方竹。」
中國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繪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簡稱為「國畫」。使用的工具材料為毛筆、墨硯、顏料和宣紙絹布。依表現的題材,可分為人物、山水、界畫、花卉、禽鳥、走獸、蟲魚等畫科。依表現的技法,可分為工筆、寫意、鉤勒、沒骨、設色、水墨等技法。一般使用鉤皴點染、乾溼濃淡、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手法,來描繪物象的特質。在經營構圖方面,普遍以移動視點的方式取景布局,視野寬廣,不拘泥於焦點透視,因此,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獨特體系。
繡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明清以來一般通俗小說的前面,往往附有書中人物的畫像,因用線條鉤勒,描繪精細,故稱為「繡像」。如:「繡像三國演義」。
水墨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畫中不用鉤勒、不施色彩,專用水墨渲染而成的畫。[例]長久以來,水墨畫便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徐崇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宋南安人。徐熙之孫。擅畫草蟲、禽魚、蔬果、花木和蠶繭。初承家學,後自出新意,不用墨筆鉤勒,以彩色暈染,稱為「沒骨圖」。為畫家沒骨派之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