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9.50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鉤輈格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鷓鴣的啼聲。唐.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詩:「正穿詰曲崎嶇路,更聽鉤輈格磔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狀彎曲,末端尖尖的東西。如:「鉤針」、「魚鉤」、「衣鉤」、「掛鉤」、「鷹鉤鼻」、「月如鉤」。
一種末端彎曲的書寫筆法。如:「豎鉤」、「橫折鉤」。
編織。如:「鉤毛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欄、框。如:「格子」、「方格」、「空格」。
阻礙、牴觸。如:「格格不入」。
標準。如:「格言」、「體格」、「及格」、「價格」、「資格」、「嚴格」。
人的品德或氣質。如:「品格」、「性格」、「人格」。
打鬥、擊殺。如:「格鬥」、「格殺」。
量詞。A>用於計算容器刻度的單位。如:「感冒藥水每次喝一格,三餐飯後服用。」B>用於計算架子分層的單位。如:「那本書放在書架的第三格。」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裂肢體。《荀子.宥坐》:「汝以為諫者為必用耶?伍子胥不磔姑蘇東門外乎!」
2.宰割牲畜以祭鬼神。《禮記.月令》:「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一種書法筆法。用筆時向右下斜,今稱為「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馬車上駕駛座居中一根彎起的木頭。《文選.張衡.思玄賦》:「魂眷眷而屢顧兮,馬倚輈而徘徊。」
格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鷓鴣的鳴叫聲。唐.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詩:「正穿詰曲崎嶇路,更聽鉤輈格磔聲。」《聊齋志異.卷二.嬰寧》:「牆內桃杏尤繁,間以修竹,野鳥格磔其中。」
撲朔迷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一.無題詩》:「鉤輈格磔渾難語,撲朔迷離兩不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