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7.48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銅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產銅的礦山。《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吳有豫章郡銅山,濞則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鑄錢。」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武帝時,未央宮前殿鐘無故自鳴,東方朔預測山恐會崩毀,故鐘先鳴。三日後果有山崩綿延二十餘里。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銅山西崩,靈鐘東應,便是易耶」句下劉孝標注引《東方朔傳》。比喻重大事件,彼此互相感應,互相影響。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三.槐西雜志三》:「此義易明。銅山西崩,洛鐘東應,不以遠而阻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地高起的部分。如:「高山」、「青山」、「山峰」、「山丘」、「山岳」、「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元素。符號為C。金屬元素之一。顏色為淡紅色,柔韌有金屬光澤,富延展性。是良好的導電、導熱體。容易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可供工業、工程、藝術等廣泛運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滋生、繁殖。通「滋」。《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故陽氣施種於黃泉,孳萌萬物,為六氣元也。」《文選.鮑照.蕪城賦》:「孳貨鹽田,鏟利銅山。」
涓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滴一滴的流。南朝宋.鮑照〈過銅山掘黃精〉詩:「銅溪晝森沉,乳竇夜涓滴。」
張曉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文學觀點4 評價 生平9502123駱彥伶編輯張曉風(1941年3月29日-),台灣女作家,江蘇銅山人。筆名為曉風、桑科、可叵。出生於浙江金華,八歲隨父母遷台,1952年入學北一女中。1954年舉家遷往屏東,就讀屏東女中。肄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中文系。曾任教東吳大學、香港浸會學院、國立陽明大學。自陽明大學創校以來,一直擔任該校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至2006年退休。她是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得主,十大傑出女青年。作品曾入選台灣中學的中文教科書。 著作《給你,瑩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國名。古嵩國,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江蘇省銅山縣北,城西南有嵩侯廟。
徐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古九州之一,包含今江蘇省銅山、豐、沛、蕭、碭等縣,山東省滋陽、鄒、滕等縣,以及安徽省宿、泗縣等地。
彭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縣名。春秋時宋邑,秦置彭城縣,在今江蘇省銅山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