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銅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用銅鑄成的鼓,鼓腔中空無底,兩側有銅環耳,鼓面和鼓身多半有精緻的紋飾。此種打擊樂器流行於大陸地區廣西、廣東、雲貴、湖南、四川等少數民族地區。
銅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一、瑤族及苗、侗、壯、彝、水、佤等族共有的民間舞蹈。廣泛流傳在我國東南、中南和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中。因以銅鼓為祭祀舞蹈或自娛舞蹈伴奏而得名,現在已多為年節、慶典時必有的舞蹈。瑤族分支白褲瑤的《銅鼓舞》主要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里湖、八圩等村寨。瑤語音譯為泊如。用於喪葬祭奠活動。傳說此風俗來源於古代瑤王在與敵軍作戰陣亡後,為迷惑對方和鼓舞士氣雷鼓作樂演變而來。白褲瑤視銅鼓為神物,不能隨意敲打。每年秋後舉行祭祀活動時將至少六至十面銅鼓排列懸掛於木架上,各由一名男子在銅鼓前敲打,而另有一人站於銅鼓後,持木桶不斷開、掩銅鼓鼓尾來變化銅鼓的音色。在懸掛成排銅鼓對面,設一只高約一公尺、直徑約零點...
銅鼓刷把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布依族傳統民間自娛性舞蹈。流傳於貴州省惠水、平塘、荔波、羅甸、鎮寧等縣的布依族聚居地區。也被稱為《粑糟舞》和《粑棒舞》。布依語音譯為裸弄。該舞源於古代祭祀祖先的儀式舞蹈。傳說在古代有一名雖家境貧寒,但樂於施捨助人,德高望重的老人,在他去世後的葬禮上,眾人們為懷念他而舂米做粑粑送其靈魂升天和供他在陰間受用。在這之後,這個地區連年風調雨順、人丁興旺。從此,當地人們便每年在秋季收穫之後,必跳此舞蹈,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而沿襲至今。現已成為布依族人們節日的自娛性舞蹈。因作舞時舞者各持粑棒或長竹竿,敲打木槽或與對方對擊而得名。參加舞蹈者人數不限,但需男女對半。舞蹈開始以一對男子先互相對打,然後陸續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打擊樂器。用獸皮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如:「定音鼓」、「京韻大鼓」、「擊鼓鳴冤」。
敲擊、拍擊。如:「鼓掌」、「鼓琴」。
激勵、使振作。如:「鼓勵」、「鼓舞士氣」。
振動。如:「鼓動」、「鼓翅」。
突出、漲起。如:「鼓著腮幫子」、「鼓著一肚子的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元素。符號為C。金屬元素之一。顏色為淡紅色,柔韌有金屬光澤,富延展性。是良好的導電、導熱體。容易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可供工業、工程、藝術等廣泛運用。
百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散居南方各地越族的總稱。如漢時有閩越、甌越、南越、駱越等。其文化特徵為斷髮、紋身、契臂、巢居、使舟及鑄銅鼓等。也作「百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箭用的器具。以竹、木或獸皮等製成。《周禮.夏官.司弓矢》:「中春獻弓弩,中秋獻矢箙。」唐.李賀〈黃家洞〉詩:「黑幡三點銅鼓鳴,高作猿啼搖箭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懸掛。晉.成公綏〈蜘蛛賦〉:「挂翼繞足,鞙絲置圍。」唐.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當心鞙銅鼓,背弝射桑弧。」
籠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鼓聲。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詩:「蹀躞騶先駕,龍銅鼓報衙。」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