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9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鑑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察、識別。如:「這只明朝的陶瓷花瓶請你鑑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
知道、認得。如:「認識」、「識別」、「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
見解、見聞。如:「見識」、「才識」、「膽識」。
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
朋友。如:「舊識」。
記憶、記住。通「誌」。如:「默而識之」、「博聞強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鏡子。如:「銅鑑」。
照、映照。如:「光可鑑人」、「水清可鑑」。
審察、細看。如:「鑑別」、「鑑定」、「鑑賞」、「鑑證」。
作為證明的信物。如:「印鑑」。
可以作為警惕、教訓、紀念等的事物。如:「殷鑑不遠」、「前車之鑑」。
葉公好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唐.劉知幾《史通.卷八.摸擬》:「蓋鑑識不明,嗜愛多僻,悅夫似史,而憎夫真史,此子張所以致譏於魯侯,有葉公好龍之喻也。」
鑑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判別、鑑識、區別、識別
判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辨別、鑑別、鑑識
指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手指尖內側表面的凸紋。自出生即已定形,成長時雖紋痕變粗,紋距加大,然其形態特徵,至死不變;且其紋路人各不同,與物相觸又會留下痕跡,故可作為個人身分與犯罪鑑識的重要依據。
創造性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創造定義2 團體的組成3 團體的歷程3.1 (一)界定問題3.2 (二)發展「異」見3.3 (三)鑑識「卓」見4 團體注意事項5 創造思考的策略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創造定義郭有遹(1983)在創造心理學一書中,對創造提出以下的定義:「創造是個體或群體生生不息的轉變過程,以及智情意三者前所未有的表現。其表現的結果使自己、團體或該創造的領域進入另一更高層的轉變時代。」 團體的組成創造性團體的成員不宜過多,以6~12人為適中,5~7人更佳。當人過少時,彼此所提供的意見不夠,因此無法有足夠的激盪;人太多時,則每個成員...
指紋辨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分辨是何人的指紋。人類雙手指頭第一節上面的凸紋特徵每個人都不同,故可成為鑑別身分和犯罪鑑識上的特徵。如:「利用指紋辨識可識認身分。」
靈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英明的觀察、鑑識。《晉書.卷三三.列傳.石苞》:「幸賴陛下天聽四達,靈鑒昭遠,存先父勛德之重,察臣等勉勵之志。」唐.李德裕〈丹扆箴序〉:「若不愛君以忠,則是上負靈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