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鑽火     
瀏覽人次:185 收藏人次:0
用尖石鑽木取火。《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
鑽火得冰     
瀏覽人次:382 收藏人次:0
鑽木引火,卻得到寒冰。比喻事情的結果和前提不符合,不可能存在。《法苑珠林》卷五五:「竊聞聲調響順,形直影端,未見鑽火得冰,種豆得麥。」
    
瀏覽人次:35889 收藏人次:7720884
用尖物左右旋轉,穿刺成洞。如:「鑽孔」、「鑽洞」。
穿過。如:「鑽山洞」、「那隻螞蟻已鑽進土裡。」
深入研究。如:「鑽研」。
運用手段以達到目的。如:「鑽營」、「他很會鑽門路,所以很快就找到工作。」
穿孔的器具。如:「電鑽」。
金剛石。如:「鑽石」、「鑽戒」、「金剛鑽」。
    
瀏覽人次:9126 收藏人次:4866880
物體燃燒所產生的光熱現象。如:「爐火」、「著火」、「星星之火」。
生氣、動怒。如:「火大」、「動火」、「發火」、「光火」、「別把他惹火了!」
軍用武器或戰爭。如:「軍火」、「火藥」、「開火」、「戰火」。
緊急、急速。如:「火速」、「這是件十萬火急的事!」
烹調時所用的熱力。如:「火候」、「文火」。
赤紅色的。如:「火紅」、「火腿」。
因勢利導     
瀏覽人次:11302 收藏人次:1754008
死于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注解〕
(1) 魏: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後滅於秦。
(2) 趙: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3) 韓: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介於魏、秦、楚三國之間,為兵家必爭之地,後為秦所滅。
(4) 齊: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東省北部、...
細水長流     
瀏覽人次:5635 收藏人次:318285
《佛遺教經》汝等比丘1>,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注解〕
(1) 比丘:佛教用語。為梵語Bhiksu的音譯。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
因勢順導     
瀏覽人次:741 收藏人次:144673
死于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注解〕
(1) 魏: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後滅於秦。
(2) 趙: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3) 韓: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介於魏、秦、楚三國之間,為兵家必爭之地,後為秦所滅。
(4) 齊: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東省北部、...
小水長流     
瀏覽人次:543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細水長流」之典源,提供參考。 《佛遺教經》汝等比丘1>,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注解〕
(1) 比丘:佛教用語。為梵語Bhiksu的音譯。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
水淺長流     
瀏覽人次:372 收藏人次:209218
此處所列為「細水長流」之典源,提供參考。 《佛遺教經》汝等比丘1>,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注解〕
(1) 比丘:佛教用語。為梵語Bhiksu的音譯。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
小水常流     
瀏覽人次:301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細水長流」之典源,提供參考。 《佛遺教經》汝等比丘1>,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注解〕
(1) 比丘:佛教用語。為梵語Bhiksu的音譯。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