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長跪     
瀏覽人次:817 收藏人次:0
直身屈膝成直角的跪禮。古人席地而坐時,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後跟上。長跪時,則將腰股伸直,以示莊重。《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李善傳》:「有事輒長跪請白,然後行之。」漢.無名氏〈飲馬長城窟行〉:「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瀏覽人次:27573 收藏人次:8995578
指事物兩端間的距離。如:「這條路長二十公里。」
指事物的距離、高度大。與「短」相對。如:「長跑」、「長途」、「長橋」、「長人」、「那件衣服太長了!」
時間久遠。與「短」相對。如:「長夜」、「長久」、「長期」、「天長地久」。
好處、優點。如:「長處」、「各有所長」。
專精的技能。如:「專長」、「特長」。
年紀大、輩分高的人。如:「尊長」、「師長」、「兄長」。
排行最大的。如:「長子」、「長孫」、「長媳」。
主管、領導人。如:「部長」、「首長」、「校長」。
年齡高出他人。如:「他長我一歲。」
生長、發育。如:「成長」。
生成、生得。如:「她長得很美麗。」
    
瀏覽人次:13469 收藏人次:5327062
兩膝著地。如:「下跪」、「跪坐」、「跪拜」、「跪地求饒」。
信誓旦旦     
瀏覽人次:28388 收藏人次:1455005
04.清.朱彝尊〈宋烈女行〉:「村民蘭州廝,大義結夫婦,忽登泰山籙,人壽不得久,女方曬穀,聞之聲悲哀,長跪告父母︰『兒當從黃泉下,信誓旦旦不可乖。』」
孺子可教     
瀏覽人次:24461 收藏人次:1339228
《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良1>嘗閒從容2>步游3>下邳圯4>上,有一老父,衣褐5>,至良所,直墮其履6>圯下,顧7>謂良曰:「孺子8>,下取履!」良鄂然9>,欲毆10>之。為其老,彊11>忍,下取履。父曰:「履12>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13>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14>,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15>。」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
    
瀏覽人次:17445 收藏人次:4502175
於是、從而。《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鏡花緣》第四八回:「惜湮沒無聞,而哀群芳之不傳,因筆志之。」
五體投地     
瀏覽人次:13906 收藏人次:437605
本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儀式,指雙膝雙肘及頭五處著地,佛教徒沿用此禮以敬三寶。《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後比喻非常欽佩。《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我安龍媒對你這樣的天人,只有五體投地了。」《老殘遊記》第六回:「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五體投地。」
唾面自乾     
瀏覽人次:12128 收藏人次:1262670
將行,謂之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3>。汝今又得州牧4>,叨據過分,人所嫉也,將何以全先人髮膚?」弟長跪5>,曰:「自今雖有唾6>某面者,某亦不敢言,但拭之而已。以此自勉,庶免兄憂。」師德曰:「此適所謂為我憂也。夫前人唾者,發於怒也。汝今拭之,是惡其唾而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將自乾,何若笑而受之?」武后之年,竟保其寵祿,率是道也。 〔注解〕
(1) 婁師德:西元630∼699,字宗仁,唐鄭州原武人。武后時的宰相,掌理朝政,恭勤樸忠,統領邊塞要地共三十年,有容人的雅量,以能用人見稱。卒諡貞。婁,音ㄌㄡˊ。
(2) 代州刺史:代州,亦曰雁門郡,地約在今山西省代縣。刺史,職官名,本為司地方糾...
    
瀏覽人次:5708 收藏人次:0
1.再次蒸煮。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太丘問:『炊何不餾?』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箸箄,飯今成糜。』」
    
瀏覽人次:3775 收藏人次:0
長跪。古人以兩膝著地,坐在腳跟上為「坐」;直身而股不著腳跟為「跪」;跪而聳身挺腰為「跽」。《戰國策.秦策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唐.韓愈〈祭田橫墓文〉:「跽陳辭而薦酒,魂髣髴而來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