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80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小便。《西遊記》第二五回:「若在鍋裡開風,恐怕汙了你的熟油,不好調菜喫,如今大小便通乾淨了,纔好下鍋。」
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創不同的風俗習慣。《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兄弟正想辦個學堂,開風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空氣流動所產生的現象。如:「春風」、「北風」、「颱風」。
景象。如:「風光」、「風景」。
習氣、習俗。如:「校風」、「風氣」、「移風易俗」、「傷風敗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消息。如:「風聲」、「口風」、「通風報信」、「聞風而逃」。
傳聞的。如:「風聞」、「風評」、「風傳」。
氣韻、儀態。如:「作風」、「風度」、「風格」、「風韻」。
中醫上稱某些病症為「風」。如:「風溼」、「風寒」。
名譽。如:「家風」、「門風」。
借風力的吹拂使東西乾燥或潔淨。如:「風乾」、「風雞」、「晒乾風淨」。
詩經體裁之一。指詩經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
吹。如:「春風風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關閉的狀態啟動。如:「開門」、「開始」、「開口」。
舒張、綻放。如:「開花」、「開懷」、「開心」、「花朵盛開」。
發掘、拓展。如:「開發」、「開源節流」、「開疆闢土」。
引導、啟發。如:「開導」。
創辦、設立。如:「開店」、「開工廠」。
沸騰。如:「水開了」。
看透、豁達。如:「想開」、「看開」。
擴張、擴大。如:「傳開」、「散開」。
條列、列出。如:「開藥」、「開發票」、「開書單」。
量詞。用於計算紙張大小尺寸的單位。切割一大張紙為若干分之一稱為「開」。如:「對開」、「四開」、「十六開」。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良工式古不違時」自我經營,頗耐時潮淘洗。其散文創作運用小說與戲劇的寫作技巧,對於此種文體的混合有首開風氣之功(在台灣而言),並擅用小故事烘托主題,不用艱澀的理論文字說教,也不用奇巧雄辯的方式灌輸人生大道理,而是以生活化的語言,與讀者心會神通。「人生三書」即以生動自然的語言穿插歷史典故、俗諺,兼具傳統文化與現代意識,展現出鮮明的時代氣息和人生智慧。自稱“在媒體間忘返、在媒體中忘倦”,發現媒體特性處處影響文學作品之形式及內容,發為論述,促進媒體及文學之圓滿合作,亦主張作家對報紙廣播電視不能過分依賴,在當時皆言人所未言。所作...
張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先(990年-1078年)字子野,湖州烏程(今浙江吳興)人,人亦稱張安陸,北宋詞人。於北宋詞壇開風氣之先,與柳永齊名。有名句雲:嬌柔懶起,簾墜卷花影;柳徑無人,墜飛絮無影;雲破月來花弄影。時稱“張三影”。其詞含蓄雅正,意象繁富,內在凝練,于兩宋婉約詞史裏影響巨大,在詞由小令向慢詞的過渡中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功臣。正如清末詞家陳廷焯雲:“張子野詞,古今一大轉移也。前此則為晏歐、為溫韋,體段雖具,聲色未開;後此則為秦柳、為蘇辛、為美成白石,發揚蹈厲,氣局一新,而古意漸失。子野適得其中。”(《白雨齋詞話》卷一)。《詞學通論》中引...
王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王國維從事文史哲學數十載,是近代中國最早運用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方法剖析評論中國古典文學的開風氣者,又是中國史學史上將歷史學與考古學相結合的開創者,確立了較系統的近代標準和方法。這位集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考古學家、詞學家、金石學家和翻譯理論家于一身的學者,生平著述62種,批校的古籍逾200種。(收入其《遺書》的有42種,以《觀堂集林》最為著名。) 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者”。梁啟超贊其“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而郭沫若先生則評價他“留給我們的是他知識的產物...
新派武俠小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以《萍蹤俠影錄》等名著為新派武俠綻放了文學情思上的異彩。梁羽生曾經這樣評價自己的武俠創作地位:「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 這也是梁羽生譽為開山祖師的原因。梁羽生的代表作有被改編多次的「白髮魔女傳」、近年比較受關注的「七劍下天山」,還「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 。 重要作家:梁羽生、金庸、古龍等。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6090211996http://www.tangsbooks.com/bencand...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