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阻絕     
瀏覽人次:679 收藏人次:0
阻隔、斷絕。《書經.禹貢》唐.孔穎達.正義:「昔堯遭洪水,道路阻絕,今水土既治,天下大同。」北周.庾信〈枯樹賦〉:「若乃山河阻絕,飄零離別。」
    
瀏覽人次:24230 收藏人次:3941281
斷、停止。如:「斷絕」、「隔絕」、「絕交」、「絕跡」、「杜絕」。
卓越、獨一無二。如:「絕技」、「絕招」、「絕色」、「絕響」、「絕代風華」。
必定、鐵定。如:「絕不」、「絕對」、「絕無」。
不接受。如:「謝絕」、「絕食」、「拒絕」。
沒有。如:「絕子絕孫」、「絕後」、「絕糧」、「絕望」。
極、甚。如:「絕頂」、「絕妙好辭」。
冷酷,做事不留餘地。如:「絕情」、「這件事,他做得太絕了!」
特殊的事物。如:「堪稱一絕」。
形容舉止極為特殊、少見。如:「這人可真絕,不說話則已,一說話就語驚四座!」
盡。如:「氣絕而死」。
    
瀏覽人次:18301 收藏人次:3015887
隔離、擋住。如:「阻擋」、「阻礙」、「攔阻」。
險要的地方。如:「天阻」、「險阻」。
障礙。如:「路阻」、「通行無阻」。
推辭。如:「推三阻四」。
尸位素餐     
瀏覽人次:79407 收藏人次:5085949
洛水(今河南省境內)田獵時,竟然一去就是百天,最後有窮國領袖后羿,因為百姓無法再忍受這樣的國君,將他阻絕在黃河而不得返國。
「素餐」則見於《詩經.魏風.伐檀》,詩歌內容是在諷刺在上位者不勞而食。詩人透過反詰設問的手法,反覆提到:有人不耕種、不收割,為何可獲取三百家的榖糧?有人不上山打獵,為何院子裡掛得都是貆的毛皮?詩歌末尾則說出君子們可是不會白吃、白喝而不從事勞動。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尸位素餐」,用來指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出現「尸位素餐」的書證如《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朱雲》:「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朱雲當著漢成帝的面,批評張禹不能匡正輔佐主上,也不...
    
瀏覽人次:15651 收藏人次:4905119
1.堵塞、阻絕。如:「杜塞」、「杜絕」。《戰國策.秦策一》:「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公子虔杜門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殺祝懽而黥公孫賈。」
水深火熱     
瀏覽人次:12220 收藏人次:997227
01.清.尤侗〈平滇頌〉:「夜郎不知漢大,聲教阻絕,嗜殺怙亂,其習俗然也。……此邦之人,水深火熱,若枯旱之望雨。」
利令智昏     
瀏覽人次:11220 收藏人次:2504754
戰國時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秦占領韓的野王,阻絕了上黨通往韓首都的道路,上黨守吏馮亭和人民商量,決定歸附趙。得到消息的趙平原君,認為平白獲得一郡沒什麼不好,於是趙接收上黨成為屬地。但這一來激怒了秦,轉而攻打趙。秦將白起在長平大敗趙軍,阬殺趙投降士卒四十餘萬,國都邯鄲幾乎不保。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平原君虞卿傳》文後,以這段歷史事件來評論平原君,說:「平原君是個文采風流的公子,但眼光短淺,不能看透整個局面。」因為貪圖上黨,使得趙幾乎亡國,就像俗話說的:「利令智昏。」從司馬遷已引用這句俗語來看,「利令智昏」一語的起源相當早,就是用來形容受利慾迷惑,使得理智昏亂。
    
瀏覽人次:10610 收藏人次:4370418
1.分開、阻絕。[例]阻隔、分隔、隔離
隨機應變     
瀏覽人次:8803 收藏人次:502934
太宗3>曰:「世充4>日踧月迫5>,力盡計窮,懸首6>面縛7>,翹足可待8>。建德9>遠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10>氾水,隨機應變,則易為克殄11>。」太宗然其計。及破建德,平世充,太宗於洛陽置酒高會諸將曰:「郭孝恪謀擒建德之策,王長先龍門下米之功,皆出諸人之右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寫山水訣》。
(2) 孝恪:郭孝恪,唐許州陽翟人,生卒年不詳。原為隋末義軍瓦崗李密部下,後降唐軍。
(3) 太宗:唐太宗(西元599∼649),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淵之次子。聰明英武,兼通文學。隋末,輔佐高祖起兵,平定四方,代隋而有天下,受...
禁錮     
瀏覽人次:7933 收藏人次:1103698
1.舊時指阻絕人仕宦之途。《漢書.卷七二.貢禹傳》:「賈人贅婿及吏坐贓者皆禁錮不得為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