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42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阻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險惡而多障礙的形勢。《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馬陵道陜,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狹小、狹窄。《詩經.大雅.生民》:「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宋.司馬光〈訓儉示康〉:「廳事前僅容旋馬,或言其太隘。」
2.器量狹小。《南史.卷三五.劉湛傳》:「義恭性甚狷隘,年又漸大,欲專政事,每為湛所裁。」
險阻的地方。《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勍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文選.左思.蜀都賦》:「一人守隘,萬夫莫向。」
極、很。《荀子.禮論》:「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於隘懾傷生。」
1.隔絕。《戰國策.東周策》:「三國隘秦。」
2.阻止。《戰國策.楚策二》:「懷王薨,太子辭於齊王而歸,齊王隘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隔離、擋住。如:「阻擋」、「阻礙」、「攔阻」。
險要的地方。如:「天阻」、「險阻」。
障礙。如:「路阻」、「通行無阻」。
推辭。如:「推三阻四」。
因勢利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弃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并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陝,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于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注解〕 (1) 魏: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後滅於秦。 (2) 趙: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3) 韓: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窄、不寬廣。同「狹」。《說文解字.𨸏部》:「陜,隘也。」《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馬陵道陜,而旁多阻隘,可伏兵。」唐.柳宗元〈永州龍興室東邱記〉:「水亭陜室,曲有奧趣。」
因勢順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弃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并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陝,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于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注解〕 (1) 魏: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後滅於秦。 (2) 趙: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3) 韓: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