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3.14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阿諾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諾德(1795~1842)為英國著名的教育家及歷史學家,並且是自由基督教派的先鋒;為馬太.阿諾德(Matthew Arnold, 1822~1888)之父。
  阿氏生於威特島之東考斯(Cowes);一八一四年畢業於牛津科伯司基督學院,一八一八年任英格蘭教會聖職;一八二八至一八四二年,擔任魯格比公學(Rugby School)校長,不僅使該校聲名遠播,還為英國的公學注入新動力,他個人也因此而聞名。阿諾德提倡的是「蘇格拉底啟發式教學」,強調原理、原則了解的重要,而非只是獲得知識;因為他相信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已,更應發揮引導學生思考的功能。他的教育目標是要培養出「基督精神的紳士...
阿諾德的教育改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諾德(Thomas Arnold, 1795~1842)為英國教育家,一八二八年開始擔任魯格比(Rugby)公學之校長;在其任職之十二年內,進行了公學課程改革。十九世紀初期英國的教育制度係以中產階級與貴族子弟為對象,但逐漸面臨外界要求改革之壓力。當商業更形繁榮時,教育更成為以滿足少數商業團體利益為目標,此種現象到了十九世紀後期尤其明顯。而當時中等教育均為古典課程所支配,即使很差的文法中學亦然,所以當阿諾德擔任魯格比公學校長時,正是處於公學及文法中學均頗為人詬病之時。
  阿諾德對於公學課程的改革,主要在強調道德之培養,反對教師及舊生對新生採取一些儀式性之欺凌,並將傳統的古典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答應。如:「許諾」、「諾言」。
應允的話。如:「一諾千金」。
表同意的回應聲。如:「唯唯諾諾」、「一呼百諾」、「連連稱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如:「道德」、「公德」、「四維八德」。
好的修養、品行。如:「德行」、「德高望重」、「年高德劭」。
恩惠。如:「大恩大德」。
信念、意念。如:「一心一德」。
德意志共和國的簡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迎合、偏坦。如:「阿附」、「阿私」、「阿諛」、「剛正不阿」。
彎曲的地方。如:「山阿」、「河水之阿」。
阿拉伯:阿拉伯半島的簡稱。位於亞洲西南部,介於波斯灣與紅海之間。少河流多沙漠,中部為乾旱地區,沿海土地肥沃,島上居民大多信奉回教。
語助詞,加在稱謂上。如:「阿伯」、「阿斗」。
新人文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評論運動。以英國詩人兼評論家阿諾德(Paul E. More)的文學和社會理論為基礎,於西元一九一○至一九三○年,在美國展開的一個評論運動。新人文主義深惡於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與自然主義過分重視人類獸性本能,而主張人性仍需陶冶,良知良能須受理性的驗證。一般而言,此派人士學院氣息濃厚,在政治及藝術方面,態度均趨於保守。
杜斯妥也夫斯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以19世紀暗潮洶湧的俄國社會中小人物的心理。部分學者認為他是存在主義的奠基人,如美國哲學家瓦爾特•阿諾德•考夫曼就曾認為「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是存在主義的完美序曲」。目錄目錄1 生平2 早年3 作家的起點4 後期創作5 長篇小說6 短篇小說7 影響 生平 早年 杜斯妥也夫斯基出生於莫斯科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在七個孩子中排名老二。他的父親是一名退休軍醫和徹徹底底的酒鬼,工作於莫斯科的Mariinsky窮人醫院。父親工作的醫院地處莫斯科的荒郊野嶺,犯人公墓、精神病院和孤兒院便是僅有地標式建築。這些景象給年...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