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陪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待客人。《紅樓夢》第一三回:「賈珍便命賈瓊、賈琛、賈璘、賈薔四個人去陪客,一面吩咐去請欽天監陰陽司來擇日。」《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逸雲說:『六祖他卻算吃素,我們在斗姥宮終日陪客,那能吃素呢?』」
陪伴主客的人。如:「科長拉我們倆去作陪客。」《文明小史》第二八回:「這時他表弟來了,還要擺他闊架子,就備了一桌上好的翅席,請了縣裡的幾位老夫子、糧廳、捕廳,叫他表弟作陪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陪客。如:「今天能請你來作陪,十分光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訪的人。與「主」相對。如:「客人」、「賓客」、「寒夜客來茶當酒」。
出門在外的。如:「客居」、「客遊」、「客死他鄉」。
出門在外的人。如:「旅客」、「過客」、「遊客」。
做生意的人對顧主的稱呼。如:「顧客」、「客戶」、「乘客」、「客滿」。
泛稱從事某種活動或具有某項特長的人。如:「政客」、「說客」。
古時候指寄食貴族豪門的人。如:「食客」、「門客」。
不是專業的。如:「客串」。
客觀:對於事物能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判斷,而不堅持自己的看法。如:「我們必須以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
量詞。用於計算定量出售食品的單位。如:「他點了一客八分熟的牛排。」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句,“於”字不是“往”,而是“焉”,指“在那兒飛”。胡適還認為《嘒彼小星》一詩是描寫妓女送鋪蓋上店陪客人的情形。李敖認為《詩經》中《蹇裳》一文中最後一句是“狂童之狂也且”,是指“狂童之狂也,且”的意思,白話為“你這小子神氣什麼,!”李敖:《狂童之狂也,雞巴》,《中國性研究》;朱熹在《詩集傳》裡亦說:“狂童之狂也且,亦謔之之詞。”現在對詩經的研究更多用來考察古今音韻的不同,或者用來研究上古時期的歷史。而古今研究《詩經》的著述更是汗牛充棟。 詩經的開篇 詩經裡開宗明義的第一首詩歌是《國風·周南》中的《關雎》。這首詩是一首...
誥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受過封號的婦女。《儒林外史》第二○回:「我而今是要做官的,你就是誥命夫人。」《紅樓夢》第七一回:「左邊下手一席,陪客是錦鄉侯誥命與臨昌伯誥命;右邊下手一席,方是賈母主位。」
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科舉時代,童生考取生員,入府縣學肄業,稱為「進學」。《儒林外史》第二回:「眾人將分子送到申祥甫家備酒飯,請了集上新進學的梅三相做陪客。」
作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為陪客。《紅樓夢》第三九回:「老太太說了,還要擺酒還史妹妹的席,叫咱們作陪呢。」《老殘遊記》第三回:「高公喜歡得無可如何,送了八兩銀子謝儀,還在北柱樓辦了一席酒,邀請文案上同事作陪。」
出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官吏的去職。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杜起莘自蜀入朝,不以家行,高廟聞其清脩獨處,甚愛之。一日因得對,褒諭曰:『聞卿出局,即蒲團紙帳,如一行腳僧,真難及也。』起莘頓首謝,未幾,遂擢為諫官。」
2.舊時稱妓女應召外出陪酒。《官場現形記》第八回:「如今看見出局的轎子,一般是呼么喝六,橫衝直撞。」《文明小史》第一九回:「此時四馬路上,正是笙歌匝地,鑼鼓喧天,妓女出局的轎子,往來如織。」也作「出條子」。
3.棒球比賽中,球員因被三振、接殺、封殺等原因,而喪失進攻權。如:「三振出局」、「接殺出局」。
接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接待、招徠客人。《文明小史》第一六回:「當由櫃上管帳先生,招呼先在客堂裡坐了一回,隨見那個接客的,押著行李趕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一回:「一班挑夫、車夫,以及客棧裡的接客夥友,都一哄上船,招攬生意。」
2.俗指性工作者陪侍客人。多指女性。《金瓶梅》第五二回:「接客千個,情在一人。」《初刻拍案驚奇》卷四三:「那月娥是個久慣接客乖巧不過的人,看此光景,曉得有些尷尬,只管盤問。」
酒家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意為在飯店、食肆、酒樓等賣酒的女人家,詞語感情色彩為中性詞。現代意為在酒家陪客人飲酒的女子。詞語感情色彩為貶義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