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陰私     
瀏覽人次:1269 收藏人次:163658
隱祕不可告人的事。《漢書.卷八六.王嘉傳》:「又數改更政事,司隸、部刺史察過悉劾,發揚陰私。」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責善》:「凡訐人之短,攻發人之陰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責善。」
    
瀏覽人次:14468 收藏人次:3027709
祕密的、不光明的。如:「陰謀」、「揭人陰私」。
    
瀏覽人次:8447 收藏人次:2511622
屬於個人事物的。如:「私事」、「私章」、「私宅」、「私塾」、「私生活」、「私房錢」。
為自己利益的、偏重一方的。如:「自私」、「私心」、「私利」、「大公無私」。
暗自的、祕密的。如:「私自」、「私下」、「私逃」、「私藏」、「私底下」、「私相授受」、「私定終身」。
不合法的、不正當的。如:「私酒」、「私貨」、「私鹽」。
非法的買賣。如:「走私」、「緝私」。
苟且偷安     
瀏覽人次:11490 收藏人次:773613
上下相望,莫有苟且2>之意。其後稍稍變易,公卿以下傳相促急,又數改更政事,司隸、部刺史察過悉劾,發揚陰私,吏或居官數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錯道路。……」 〔注解〕
(1) 二千石:漢代內自九卿、郎將,外至郡守、尉,俸祿皆為二千石,其中又分三等: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約當於後世的三品官,地位並不顯赫。後因稱郎將、郡守、知府為「二千石」。
(2) 苟且:不守禮法、不務實際或馬虎草率,得過且過。 2、「偷安」:漢.賈誼《新書.數寧》臣竊惟事勢,可為痛惜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大息者六。若其它倍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臣獨曰「未安」。或者曰「天下已治矣」,臣獨曰「未...
謾罵     
瀏覽人次:9620 收藏人次:776824
肆意亂罵。《福惠全書.卷一二.邢名部.看語附》:「可習率人攜牛具徑田,曾戳死其一豬,東振瞋目謾罵,發其陰私。」也作「漫罵」、「嫚罵」。
祕密     
瀏覽人次:8801 收藏人次:1896543
1.隱密的。《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既然如此,索性祕密些我倒也佩服。」
2.隱密而不讓人知道的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這些出家人畢竟心性古怪,此房有何祕密。」
陰事     
瀏覽人次:392 收藏人次:0
1.私祕的事。《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臣之客有能探得趙王陰事者,趙王所為,客輒以報臣,臣以此知之。」
2.宮中群妃御見之事。《周禮.天官.內小臣》:「掌王之陰事、陰令。」漢.鄭玄.注:「陰事,群妃御見之事。」
沽直     
瀏覽人次:198 收藏人次:0
故作正直的舉止來謀取名譽。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故凡訐人之短,攻發人之陰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責善。」
陰伏     
瀏覽人次:138 收藏人次:0
1.陰私、祕密。《漢書.卷六六.楊敞傳》:「又性刻害,好發人陰伏。」
搬楦頭     
瀏覽人次:132 收藏人次:0
楦頭,製鞋時塞在鞋內的木質模型。通常皮匠有大小楦頭數種,使用時往往一起搬出來,故稱為「搬楦頭」。後用以比喻揭發陰私,把醜事一一宣布出來。《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又大家搬楦頭,說偷著店裡的店官,店官也跟在裡頭打吵。」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