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783 ms
共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陳友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320~1363)原姓謝,祖入贅於陳,因從其姓,元沔陽人。本業漁,元順帝時,徐壽輝兵起,友諒投效其將倪文俊麾下,其後叛之,起兵攻下江西諸路,自稱漢帝,後與明太祖戰於鄱陽湖,中流矢死,立凡四年。
|
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擺設、排列。如:「陳列」、「陳設」、「五味雜陳」。
述說。如:「陳情」、「陳述」、「面陳」、「鋪陳事理」。
舊的、年代久遠的。如:「陳跡」、「陳舊」、「陳年舊事」、「陳腔濫調」、「推陳出新」。
姓。
|
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氣相投、情誼互通的人。如:「朋友」、「友人」、「益友」、「筆友」、「至交好友」。
兄弟相親相愛。如:「友愛」、「兄友弟恭」。
親愛。如:「琴瑟友之」。
有友好關係的。如:「友軍」、「友邦」。
|
尾大不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尾巴過大就不易擺動。比喻下屬的勢力強大,在上者難以駕馭。語出《左傳.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後亦比喻事物因本末關係倒置,形成難以控制的局面。明.郎瑛《七修類稿.卷八.國事類.陳友諒始末略》:「今乘尾大不掉之舟,損兵弊甲,遲遲與吾相持。」也作「末大不掉」、「尾大難掉」。
|
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朝代名:(1)參見「漢朝」條。(2)三國之一。參見「蜀漢」條。(3)晉時十六國之一。參見「前趙」條。(4)晉時十六國之一。參見「成漢」條。(5)五代時十國之一。參見「南漢」條。(6)五代之一。參見「後漢」(2)條。(7)五代時十國之一。參見「北漢」條。(8)(西元1360~1363)元末陳友諒所建。順帝至正二十年,陳友諒取代紅巾領袖徐壽輝而稱帝。建都江州,國號漢。最後被朱元璋所滅。
|
權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達目的而使用權謀智巧的手段。《宋史.卷三九七.徐誼傳》:「三代聖王,有至誠而無權術。至誠不息,則可以達天德矣。」《明史.卷一二三.陳友諒傳》:「友諒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
|
朱元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皇帝。因年號洪武也俗稱朱洪武或洪武大帝。朱元璋出身平民,早年參與元末民變,反抗蒙元政權;先後擊敗了陳友諒、張士誠等其他起義軍,統一南方,後北伐滅元,建立大一統的明皇朝。明太祖在位期間,勤於政務,例行節儉,立《大明律》,用嚴刑峻法管理百姓與官僚,禁止百姓自由遷徙,嚴厲打擊官吏的貪污腐敗,設立錦衣衛等特務機構,將開國功臣誅殺殆盡、廢中書省,使皇權專制中央集權發展到了巔峰,史稱「洪武之治」。 政治制度明朝初創,從朝廷到地方需要大量官員,地方舉薦外,也認用國子監生為官,以應一時之需。不過,科舉制度仍是此後取士的主要途徑,作文格...
|
劉伯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兵法家。劉基針對當時形勢,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被採納。輔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後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勢力。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參與制定朱元璋的滅元方略,並得以實現。共參與軍機八年,籌劃全局,朱元璋贊其有定策之功,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後遭胡惟庸誣陷,憂憤成疾,於洪武八年卒於故里,享年65歲。 著作劉基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在政治、軍事、天文、地理、文學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詣,著作有《郁離子》、《覆瓿集》、《寫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經》、《百戰奇略...
|
白蓮教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元軍反擊,「大宋」勢衰,劉福通奉小明王南遷至安豐(安徽臨淮縣)。西系紅巾軍徐壽輝1360年為部將陳友諒所殺。陳據將州(江西九江)建「大漢」國。徐部將明玉珍攻陷四川,於徐被攻殺後,獨立於四川,稱「蜀王」,建國「大夏」。據泰州的張士誠從高郵渡江,陷平江(江蘇蘇州),稱「誠王」,定都於此(1356年),中國又限於群雄割據的局面。在這期間,原屬於郭子興軍的朱元璋勢力逐漸抬頭。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韓山童、徐壽輝、張士誠英文關鍵字:Han Shantong、Xu Shouhui、Zhang Shicheng 出處李永熾/著。中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