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隊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宋代的歌舞。
菩薩蠻隊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隊名。唐代女子隊舞。又稱「四方菩薩蠻隊」。是在西南少數民族樂舞基礎上改編創作。具有佛教色彩的大型女子群舞。《杜陽雜編》載,宣宗朝大中初年(西元847∼851)女蠻國入貢,獻其國樂珍寶,「其國人危髻金冠,瓔珞被體,故謂菩薩蠻,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懿宗朝李可及用此曲編制成舞蹈,懿宗令在剛落成的安國寺表演,並常於佛誕日在宮中「結彩為寺」表演此舞。數百人的龐大舞隊出場,婀娜多姿,儀態萬千的舞者,如佛降臨人間,似仙女下凡,蔚為豪華壯觀。關於此舞本源,史家說法不一,一說來自緬甸,一說來自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古時之女蠻國與驃國(今緬甸)相鄰,即今雲南省的一些地區。中國古代多稱本國南方...
佳人剪牡丹隊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宋代教坊隊舞,由女弟子隊表演。舞者穿紅生色砌衣,頭戴金鳳冠,剪牡丹花(《宋史.樂志》)。朝鮮古籍《進饌儀軌》中記載的《佳人剪牡丹》是從我國宋代《佳人剪牡丹隊舞》改編而成的。舞者共十二人。舞場中央木座上放一插有牡丹花的花樽。舞者六左六右上場,環繞花樽而立,每人從樽中取出牡丹花一枝,進退旋轉而舞,且舞且唱。唱詞是:「萬朵先開照殿紅,姚黃魏紫妒玲瓏。新翻玉笛《清平樂》,別樣仙香撲蝶風。」
丹薩六隊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丹薩六隊舞》,為西班牙之加泰隆尼亞(Catalonia)地方之一種六對舞者之舞蹈。每對舞者手牽手,以快三步之舞步演出,跳出各種花式隊形。開始成一圓圈,然後變化為星形。在變化隊形之間,以走步前進。在該地部分地方,《丹薩舞》係在《薩達納舞》(Sardana)之前表演。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列。如:「路隊」、「車隊」、「隊伍」、「成群結隊」。
集合多人而成的團體。如:「棒球隊」、「探險隊」、「消防隊」。
軍旅。如:「軍隊」、「部隊」。
量詞。用於計算成隊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隊人馬」。
搬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妝表演。《水滸傳》第八二回:「這五人引領著六十四回隊舞優人,百二十名散做樂工,搬演雜劇,裝孤打攛。」也作「扮演」。
裝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雜劇中扮演官員的角色。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末泥色主張,引戲色分付,副淨色發喬,副末色打諢,又或添一人裝孤。」《水滸傳》第八二回:「這五人引領著六十四回隊舞優人,百二十名散做樂工,搬演雜劇,裝孤打攛。」也作「妝孤」。
瓦解星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離散、崩潰。宋.司馬光〈義勇第五劄子〉:「殊不知彼皆隊舞聚戲之類,若聞胡寇之來,則瓦解星散不知所之矣。」也作「瓦解星飛」。
女弟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學習歌舞戲劇的女藝人。《宋史.卷一四二.樂志十七》:「女弟子隊舞,亦致辭如小兒隊。」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