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4.4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雅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雅、頌為《詩經》一書中詩的體裁。亦指中正和平或太平盛世的音樂。《論語.子罕》:「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禮記.樂記》:「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
雅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雅頌指〔詩經〕的體裁分類,風係由各地方采集而來,分十五國編纂,包括採自周公、召公采邑的周南、召南;另有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十三國的民間歌謠,共計一百六十篇,大致以周代王化所及的黃河流域為中心,而長江流域的吳、楚二國則無風。采詩之制度據〔漢書.藝文志〕云:「孟春之月,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可知國風本係徒歌,後以合樂。采詩的目的係提供周天子作為施政參考,故〔詩經.毛序〕云:「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唯至東周後王室漸衰,采詩之制遂廢,如〔孟子.離婁下〕說:「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格高尚的,不俗的。如:「高雅」、「雅興」、「文雅」。
交情、情誼。如:「一面之雅」。
正。如:「雅言」、「雅樂」。
懇求他人教正的敬詞。如:「雅教」、「雅正」。
詩經體裁之一。在天子、諸侯朝會宴飲時歌誦。分為大雅、小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揚。如:「頌揚」、「歌頌」。
詩經的體裁之一。為配合舞蹈,讚美祖先、神靈、君主的樂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
以稱揚為主的一種文體。如:「酒德頌」、「大地之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及。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自商暨周,雅頌圓備。」《宋書.卷六七.謝靈運傳.史臣曰》:「自建武暨乎義熙。」
籠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覆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至於斟酌時宜,籠罩當世,亦多不及。」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觀其豔說,則籠罩雅頌。」
食古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援古5>恐其食生不化也;駢麗6>恐其不虛微也。今試取破山之《語錄》讀之,數者曾有一於此乎?典謨雅頌,當時無慮數千萬帙,今之所存僅尼父既刪之後數卷耳。 〔注解〕 (1) 不測:不能預料。 (2) 蘊藉:含蓄不外露。 (3) 依違:順從或違背,猶疑不能作決斷。 (4) 不根:沒有根據。 (5) 援古:引用古義。 (6) 駢麗:指整齊對偶的文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完整、周全、豐滿。《呂氏春秋.士容論.審時》:「疏穖而穗大,其粟圓而薄糠。」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自商暨周,雅頌圓備。」
登堂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路彈瑟,被孔子聽到了,孔子覺得樂音中充滿了肅殺之氣,聽來很不祥和,就不太高興地說:「子由彈瑟,不合雅頌,為什麼會出自我的門下?」孔子對子路的批評傳到其他弟子耳中,以為孔子不喜歡子路,對待子路不免輕蔑起來。孔子知道後,又說道:「仲由的學問啊,已經有相當的成就,只是還沒有達到最精奧的境地。就好像一個人從外頭去進屋子,雖然登上了大廳,但尚未進入內室。」後來「升堂入室」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學問或技藝循序漸進,而達到高深的境界。
反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重複,一次又一次。比喻詳慎推求。如:「反覆思量」、「反覆練習」。《文選.楊脩.荅臨淄侯牋》:「誦讀反覆,雖諷雅頌不復過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