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8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集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集合、會聚。《史記.卷二四.樂書》:「通一經之士不能獨知其詞,皆集會五經家,相與共講習讀之,乃能通知其意。」《三國演義》第一三回:「眾將皆來集會,欲再與曹操決戰。」
2.聚集開會。如:「他們集會討論如何拓展業務。」
集會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會自由集會自由主要指人民行動表現言論自由,不同於講學、著作、出版自由等以言論或文字表達其意見,集會自由為一種公開表達意見的重要途徑。 集會自由的保障範圍集會自由可謂人民集體聚會之一力量,其作為一表達言論方式的自由,由此可知,
集會結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民在特定議題上與政府觀點對立時,得以透過聚集開會與組成團體等自我組織方式形成集體意見的權利。憲法規定人民有集會結社的自由。
親和集會(天帝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帝教之親和集會,是每一個教徒同奮,每逢星期日應參加所在地之教院所舉辦的集會集會的目的在從事於省察、祈禱、天人親和,增進教徒同奮之親愛精誠,提高教徒同奮整體之「親和力」,使此「親和力」成為教徒奉獻宏道、努力奮鬥的活水泉源。
  天帝教之親和集會有教院親和集會、家庭親和集會兩種。
  1.教院親和集會
  (1)時間為每星期日中之適合各地教院集會的時間,或是彈性訂定集會時間。
  (2)地點在天帝教之各地教院的大同堂。由唱誦天帝教的教歌中開始,帶動整體的親和氣氛與力量。
  (3)依據天帝教教義所述,其「親和」有三類,即是人與神的親和;人...
集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集會是男女童軍訓練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全團各小隊集在一起所做的共同活動,既能使各小隊由友誼競爭而促進團結合作,又可使全團各方面都因小隊間之競賽而得到進步。其目的、舉行時間、設計原則如下:
  1.目的:(1)使團員能共度一段快樂的時光,並得以從中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2)發揮陶冶的作用,培養童軍精神;(3)使團長有機會觀察每位團員;(4)透過榮譽制度,強化小隊的組織和功能。
  2.時間:每週一次或每月一至二次;(1)利用假日或週六下午舉行;(2)利用夜晚舉行;(3)每次集會以六十至九十分鐘為原則。
  3.設計原則:(1)有目標:每次活動均有特定目標,以達到...
集會遊行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保障人民集會、遊行之自由,並維持社會秩序而制定的法律。前身全名為《動員戡亂時期集會遊行法》,民國七十七年一月二十二日公布施行。於民國八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修正更名為《集會遊行法》,並公布施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多數人的集會、聚會。如:「宴會」、「晚會」、「紀念會」、「里民大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合。如:「集會」、「集合」、「集資」、「聚集」、「收集」、「集思廣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締交、聯合。如:「結婚」、「結識」、「締結」、「集會結社」、「義結金蘭」。
事過境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過境遷」指事情過了,環境也已改變。推究這句成語的源頭,可能出自於王羲之〈蘭亭集序〉。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約了謝安、孫綽等人,集會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舉行了一場修褉的春遊活動。後來王羲之寫了一篇〈蘭亭集序〉,記載這件盛事。這篇文章相傳王氏用鼠鬚筆寫在蠶繭紙上,寫得是遒媚勁健,如行雲流水,正是王氏的書跡聖品。在文章中,作者有一段談到,人的一生或得意,或失意。得意的時候如偶遇知己,可以傾吐平生心志;或者充滿靈感,可以縱情於作品中。在這個當頭,任誰也不會去考慮年齡的問題。但是遺憾的是:人的感情會隨環境改變,過去自以為得意的事,到了後來,一回頭看,已成往事,只能回味了。文人作家的創作靈感正是從這種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