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59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雜貨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販賣日常零星用品的店鋪。《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把這剩下來的十幾吊錢把與他哥,又租了兩間屋開個小雜貨店。」也稱為「星貨鋪」、「雜貨鋪」、「雜貨店鋪」、「雜貨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混不純、不齊的。如:「雜色」、「混雜」、「雜種」。
較不正統或不成系列的。如:「雜牌」、「雜文」。
集聚不同類的。如:「南北雜貨」。
混亂。如:「雜亂」、「人多嘴雜」。
混合、摻入。如:「摻雜」、「夾雜」。
正項以外的。如:「雜項」、「雜支」。
雜誌:含有多類文章,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圖書室內有多種雜誌,可供讀者借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品。如:「百貨」、「貨色」、「存貨」、「國貨」、「貨物」、「貨真價實」。
錢幣。如:「貨幣」、「通貨」。
罵人的話。如:「笨貨」、「這人真不是好貨,專會訛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販賣貨物的場所。如:「商店」、「書店」、「量販店」、「專賣店」。
旅館。如:「飯店」、「客店」。
雜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種日用的零星貨物。[例]周伯伯利用退休金開了間雜貨店
噍吧哖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稱此事件為「噍吧哖事件」。 起源余清芳生於1875年的屏東,後遷居路竹。小時候進過私墊讀漢學,做過雜貨店傭工。日本佔台後,他進過公學校就讀,所以略通日語。21歲左右當過基層警員巡查補,不過,根據日方資料,余清芳在巡查補任內,因為涉嫌詐欺案遭解職。因平日熱衷宗教,常奔波各地寺廟看扶乩看字的先生。1908年嘉義朴子有一雜貨商丁鵬,宣稱將任台灣皇帝,以符法之說,組織宗教迷信的秘密抗日結社,遭日人偵破,於清芳因牽涉此案,於1909年初被一併送往台東流氓收容所管訓3年。出獄後,做過保險公司業務員,也開過販賣酒類的店舖。他時常出入...
附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離不遠的地方。[例]媽媽要我到附近的雜貨店買醬油。
開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營業,進行買賣。[例]這家雜貨店貨色齊全,自開市以來生意一直不錯。
嫂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對哥哥或朋友之妻的敬稱。《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把這剩下來的十幾吊錢把與他哥,又租了兩間屋開個小雜貨店,嫂子也接了回來,也不分在兩處喫了。」《紅樓夢》第四六回:「正說著,只見他嫂子從那邊走來。」
鋪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店的門面。《福惠全書.卷八.雜課部.門攤稅》:「凡城市臨街鋪面前隙地,有支棚擺攤賣雜貨生理者。」《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一看兩旁洋貨店,丸藥店,都是簇新的鋪面,玻璃窗門,甚是好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