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難陀     
瀏覽人次:353 收藏人次:0
人名。梵語Nanda的音譯:(1)釋迦牟尼佛的異母弟。從釋尊出家,但猶難忘其妻,常回妻處。後來以釋尊方便教化,斷離愛欲,證阿羅漢果。在佛弟子中被稱為「調和第一」。(2)唯識十大論師之一。以主張種子是由現行的薰習而產生之學說而聞名。
難陀     
瀏覽人次:186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463)為梵語Ananda的音譯。原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後跟隨佛陀出家,當佛的侍者二十五年。因為他專注地服侍佛陀,謹記無誤佛的一言一語,因此被稱為「多聞第一」。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瀏覽人次:23725 收藏人次:4247754
佛教用語。如:「佛陀」、「阿彌陀佛」。
陀螺:用木頭製成錐體形狀的童玩。下端有尖針,在錐體上繞繩子,用力甩出,落地後在地上旋轉。如:「你打過陀螺嗎?」
    
瀏覽人次:23407 收藏人次:3160726
不容易。如:「難關」、「困難」、「難事」。
使人受困。如:「這問題把他難倒了。」
不好。如:「難聽」、「難看」、「難吃」、「難聞」。
不敢、不能。如:「難免」、「難保」、「難言之隱」。
災害。如:「災難」、「苦難」、「空難」、「多災多難」、「倖免於難」。
質問、責備。如:「責難」、「非難」。
十大弟子     
瀏覽人次:6738 收藏人次:0
佛教將摩訶迦葉、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富樓那、摩訶迦旃延、阿那律、優波離、阿難陀、羅睺羅為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唐.白居易〈三教論衡〉:「又如仲尼之有十哲亦猶如來之有十大弟子。」
體用     
瀏覽人次:1221 收藏人次:0
哲學上指:(1)事物的本質謂之體,事物的功能謂之用。唐.實叉難陀譯《大乘起信論》:「能顯示大乘體、相、用故。」(2)靜態是體,動態是用。《朱子語類.卷一.太極天地上》:「在陰陽言,則用在陽而體在陰,然動靜無端,陰陽無始,不可分先後。」(3)能發生作用的事物器官謂之體,因事物器官而產生的作用謂之用。《朱子語類.卷一.太極天地上》:「耳便是體,聽便是用。」
楞伽經     
瀏覽人次:718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法相宗所依的六經之一。早期禪宗據以傳法。共有三種漢譯本:一、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二、北魏菩提流支譯的《入楞伽經》,十卷。三、唐代實叉難陀譯的《大乘入楞伽經》,七卷。是闡述如來藏思想的要籍。
法藏     
瀏覽人次:580 收藏人次:0
2.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康居國人,至祖父始遷居長安,故以康為姓。為華嚴宗三祖。十七歲入太白山學佛,後從智儼聽講《華嚴經》,深受智儼讚賞,二十八歲出家為沙彌。上元元年,奉詔在太原寺講《華嚴經》。後詔京師十大德為授具足戒,並賜號賢首。從此以後經常參加翻譯、講經、著述。先後和地婆訶羅、提雲般若、實叉難陀、菩提流志等共譯事,特別對《華嚴經》的翻譯貢獻最大;亦於《華嚴經》研究最深,前後講說《華嚴經》三十餘次。將智儼所創的教相和觀行作了詳盡的發揮,成為華嚴宗的實際創立者。世稱「賢首國師」。弟子以宏觀、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最有名。著有《華嚴探玄記》二十卷、《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四卷、《華嚴經問答》二卷、《華嚴金獅子章》一卷等行世。
三藏     
瀏覽人次:579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佛教經典的總稱。包括經藏、律藏、論藏三部分。經藏是指以佛說法的形式創作的典籍;律藏雖同是以佛說的形式,但內容都和戒律有關;論藏是佛弟子或後世論師闡釋經義的作品。宋.承遷〈金師子章序〉:「設有說道超他,入經藏,對三藏勝論議人否?」(2)三藏法師的簡稱。參見「三藏法師」條。唐.閻朝隱〈大唐大薦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師之碑〉:「證聖年中奉敕與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華嚴經。」
阿難     
瀏覽人次:449 收藏人次:0
人名。阿難陀的略稱,意譯慶喜。傳說是斛飯王之子,釋迦牟尼佛的堂弟,侍從釋迦牟尼二十五年,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稱為「多聞第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