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01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霸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國內的盟主權。如:「戰國時代是一個諸侯間互相爭取霸權的時代。」
3.領導與控制權。如:「爭取海上霸權。」
文化霸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透過價值、規範對於社會具有約束力,讓社會秩序能夠和諧運作。社會學者包曼指出,文化的終極目標乃是建立霸權,透過文化霸權的建立,當權者得以此模式影響其統治範圍內,諸多的生活型態的一致性、可預測性。並在此一範疇中,樹立我族文化與他族文化的差異,藉以證明我族與他族的存在確實是具有不同意義的。因此,文化本質上便具有強調某一種精神思維方式或者物質生活模式是優於其他模式的,文化霸權便以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握的力量或勢力。如:「權力」、「主權」、「權威」、「權勢」、「大權在握」。
應享有的利益。如:「權利」、「版權」、「權益」、「投票權」、「所有權」。
隨機而變。如:「權變」、「權宜之計」。
衡量。如:「權衡」、「兩害相權,取其輕。」
暫時、姑且。如:「權充」、「權且」。
謀略。如:「弄權」、「權術」、「權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持、操控。如:「霸權」、「獨霸一方」、「雄霸天下」。
多元文化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紹的全面。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多元文化教育起源於1960美國掀起的族群改革運動,其訴求為反抗主流文化的霸權及制裁,要求正視多元文化問題,並解決制度壓迫及不均等等問題。 何為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教育改革運動,透過持續不斷的課程改革和其他的教育改革途徑,除了教導學生熟悉並認同自身的文化,使且能夠自尊自信,亦培養學生了解與欣賞其他微型文化、國家文化及世界文化的豐富性與多樣性,養成積極對待其他文化的態度,消除性別、種族、宗教、階級等偏見與歧視。其面向包括:知識建構、減低偏見、平等教育、內容統整、增能的學校文化。 多元文...
批判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內容應以溝通和啟發的方式安排。2、 教材:(1) 合乎個體需求的事實材料。(2) 拋棄意識形態霸權的宰制,即避免「選擇性的知識與意識」。因此,檢視教科書中所傳達的知識是代表誰的知識。(3) 強化主體性,安排自主性、理性、反思的材料。(三) 教育方法1、 教學方法:批判理論學者認為教學是主體解放的過程,因此教師應扮演轉化型知識分子的角色,成為促進社會變遷的觸媒。教師要讓教育活動成為一種溝通的行動,要培養學生開放的心靈和民主的素養。2、 訓育輔導:(1) 強調自我反省、尊重、主動學習。(2) 提升「他律」,邁向「自律」...
批判教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且比較分析各種相互矛盾的對話,藉以創造新的知識形式。因此,教學乃是一種政治活動,目的在對抗大型敘事的霸權。6. 後現代的批判教育學應該透過「分析和可能性之語言」的運用,協助教師與學生發展變革的意識。換言之,一方面針對現狀進行批判,另一方面則發展社會改革所最需要,最關鍵的可能性。7. 在批判教育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扮演一個「轉化的知識份子」。教師不應侷限自己在學校活動之內,他應該積極參與社區的民主政治活動,傳達他們的聲音。批判教育學應該協助教師與學生檢討種族主義、性別主義、階級主義,使被邊緣化的弱勢團體能夠發聲,藉以找...
錦囊妙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下,裝在「錦囊」裡,以便情急時拿出來使用。《三國演義》第五四回敘述三國時,魏、蜀、吳三國鼎立,互爭霸權。吳國周瑜獻計,劉備喪妻,要孫權招備為妹婿,蜀國謀士諸葛亮將計就計,派人前去吳國說合親事,結為盟國,孫權答應了。請劉備前去吳國完成婚事。劉備怕有詐不敢前去,諸葛亮便說:「主公您不必擔心,我有三個妙計,交給趙雲去辦就好了。」於是偷偷跟趙雲說:「你保護主公去吳國,這裡有三個錦囊,裡面有三條妙計,到時依次執行。」後來「錦囊妙計」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常用以比喻預先規劃以應付意外、解決危急的有效方法。
陽剛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陽剛特質係指在一般的父權社會中,男性被社會期待所形塑的特質,然而若行為與社會預期有所悖離則可能遭抑制、歧視。註1目錄1 陽剛特質類型1.1 霸權陽剛特質(hegemonic masculinity)1.2 臣屬陽剛特質(subordinated masculinity)1.3 共謀式陽剛特質(complicit masculinity)1.4 邊緣的陽剛特質(marginal masculinity)2 參考書目 陽剛特質類型 霸權陽剛特質(heg...
教育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製)。重視勞工學生的「反學校文化」(anti-school cultures)研究。伯恩斯坦提出「霸權再製」。「文化霸權」(culture hegemony)-統治階級所建立的生活文化,經由教育與大眾傳播媒體的機制力量,影響社會成員的認知。認為兒童社會背景影響語言,語言影響認知表現,認知表現影響教育成就。 解釋理論學派(interpretive theory) 重要理論現象學:湖賽爾所創。符號互動論源始於米得(Mead)的自我中心學、柯來(C...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