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24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非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頗深。《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張寶瓚急了,向首府磕了無數的頭,……只求免其遷移,感恩非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深。與「深」相對。如:「淺水」、「淺灘」、「淺海」。
時間不長、不久。如:「淺短」、「時日尚淺」。
學識智謀粗陋、程度不高。如:「淺陋」、「膚淺」、「淺見」、「淺謀」、「才疏學淺」。
稍微、少量。如:「淺酌」、「淺笑」、「淺嘗則止」。
顏色淡。如:「淺紅」、「淺藍」、「淺綠」。
簡明。如:「淺白」、「淺顯易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如:「非賣品」、「非親非故」、「答非所問」。
錯、過失。如:「是非」。
不善的。如:「為非作歹」。
認為不對。如:「非議」、「非難」。
不合於。如:「非法」、「非禮勿視」。
與「不」、「莫」連用,表必須、一定。如:「非去不可」、「非他莫屬」。
非洲的簡稱。
非非:離奇怪誕,不切實際之空想。如:「想入非非」。
醉生夢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程頤〈明道先生行狀〉(據《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一》引)道之不明,異端害之也。昔之害近而易知,今之害深而難辨。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自謂之窮神知化,而不足以開物成務。言為無不周遍,實則外於倫理;窮深極微,而不可以入堯、舜之道。天下之學,非淺陋固滯,則必入於此。自道之不明也,邪誕1>妖異之說競起,塗生民之耳目,溺2>天下於汙濁;雖高才明智,膠3>於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是皆正路之蓁蕪,聖門之蔽塞,闢之而後可以入道。 〔注解〕 (1) 邪誕:荒誕不經。 (2) 溺:使陷溺。 (3) 膠:拘泥。
提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晚輩照顧與栽培。《三國演義》第六九回:「吾聞魏王早晚受禪,將登大寶,公與王長史必高遷。望不相棄,曲賜提攜,感德非淺!」
聲色俱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誣以不孝而廢焉。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以何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嶠對曰:「鉤深致遠,蓋非淺局所量。以禮觀之,可稱為孝矣。」眾皆以為信然,敦謀遂止。另可參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
感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感激恩惠。《三國演義》第三九回:「飛得免誅戮,感恩無地,豈肯走乎!」《文明小史》第四四回:「情願回去交代帳房,禁止彈唱,驅逐流娼,只求免其遷移,感恩非淺。」
良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的伴侶。[例]求學若有良伴,可以彼此互勉互勵,助益非淺
辭色俱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誣以不孝而廢焉。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以何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嶠對曰:「鉤深致遠,蓋非淺局所量。以禮觀之,可稱為孝矣。」眾皆以為信然,敦謀遂止。另可參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
博聞彊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聞廣博,記憶力特強。《史記.卷六○.三王世家》:「夫賢主所作固非淺聞者所能知,非博聞彊記君子者所不能究竟其意。」也作「博聞強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