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面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偽裝或遮蔽用的面套。《宋史.卷二九○.狄青傳》:「臨敵被髮,帶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
2.偽裝的外表。如:「假面具」。
面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起源自義大利,它與宗教無關,純為一種娛樂性之舞蹈。十五至十六世紀時在佛羅倫斯(Florence),面具舞獲准可以演出後,布爾喬亞歌劇院(Bourgeois Opera)以演出音樂劇(Dramma per musica)而知名。在英國,亦有同樣之情形,其面具舞稱為假具舞(Masques),引發了戲劇歌唱化。在義大利無對白之戲劇,是一種逗笑演出的即興喜劇(Commedia)。面具舞可謂為一種社會產物,而宮庭芭蕾(Ballet de cours)為結合了戲劇、音樂與面具舞之育樂節目。在法國,1581年在《皇后喜舞劇》(Ballet Comique de la Reine),為面具舞演出之...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面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厚紙或塑膠壓製,做成人臉或其他各種形像的面具。初時用於舞臺化妝,後多用做玩具。
2.比喻偽裝的外表。如:「幸虧有人揭開他的假面具,否則我們還會一直被騙下去。」
空;男子假面具舞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劇形式。寮國的假面舞劇亦稱《Kohn》,性質上相同於泰國的《空》(kohn)。寮國宮廷仿效比他們強盛的鄰邦泰國和柬埔寨的形式;據傳有柬埔寨(高棉)宮廷舞與《羅摩衍那》(Ramayana)和《本生譚》劇目,於1353年由Fa Nguan王子引入寮國。此舞劇的動作和劇目與在泰國和柬埔寨之高棉宮廷的相同,只是寮國的較不豐富,也不及他們的華麗。舞蹈基本上由男子表演,《kohn》舞者帶著全頭形的假面,而且舞蹈激烈以配合戰爭場景,其角色類型劃分為高雅的男性、高雅的女性、猴子和惡魔,每一舞者被訓練成專精於一種角色類型。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Asian Theatre》.
防毒面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止被毒氣傷害所使用的面具。常用於礦場、工廠或戰場,為防護面具之一,參見「防護面具」條。
防護面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核子化生防護器材。屬個人裝備。其組成有面罩、濾毒罐、及攜行背袋等。可保護使用者不致吸入毒氣、發煙劑、細菌及放射物質。也稱為「防毒面具」。
阿留申面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在阿留申群島以啞劇方式表演的一種舞蹈,舞者戴著圖樣有勁且色彩豐富的面具表演。啞劇的內容敘述一位獵人,當他誤殺一隻美麗的鳥而顯得哀傷悔憾不已時,垂死的鳥乍變成一位可愛的女郎,獵人驚愕不已,經女郎加以解釋後,獵人視她為人類而加以追求,最後終於擄獲美人的芳心。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面具刀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彝族祭祀舞蹈,彝族方言稱其為《阿妥木義嘎》,即《刀舞》之意。流傳於雲南省祿豐縣高峰地區。據此舞所顯示與三國(西元220∼西元265)時代,諸葛孔明(西元181∼西元234)於建興三年(西元225)率軍渡瀘水南征,對被俘者孟獲及其領下之士兵、百姓等極其禮遇,並傳授農耕技術及刀術,從此每當練習刀術時,都要抬出孔明、關羽及孟獲三人之面具頭像,復述農耕技術,祈求人畜平安五榖豐收。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七日在火把山梁子正式舉行祭祀時,舞者數十人均紮紅頭巾,結繡球插鳩尾,畫臉譜,著短裝手持大刀,圍繞三個面具頭像起舞。舞步有〈踢〉、〈跨〉、〈蹲〉、〈點〉、〈跳〉、〈轉〉、〈走〉等步法。刀法有〈跺〉、〈抹〉、...
《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199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器物。如:「工具」、「文具」、「家具」、「道具」、「玩具」。
備有。如:「具備」、「具有」、「獨具慧眼」、「稍具知名度」。
具體:A>大體完備。如:「具體而微」。B>實體存在的。與「抽象」相對。如:「你再想想看,有沒有更具體一點的辦法。」
陳述、列舉。如:「知名不具」、「條具風俗之弊」。
才能。如:「才具」、「將相之具」。
量詞。用於計算器物、屍體等的單位。如:「兩具屍體」、「棺材一具」、「三具電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部。如:「顏面」、「面貌」、「面容」、「笑容滿面」。
身分、地位。如:「面子」、「情面」。
外在的風采、情況。如:「門面」、「體面」、「場面」、「局面」、「世面」。
物體的外表或上方的一層。如:「路面」、「水面」、「封面」、「表面」。
方向、部位。如:「正面」、「片面」、「全面」、「四面八方」。
向著、對著。如:「面壁思過」、「背山面水」。
當面。如:「面談」、「耳提面命」、「面授機宜」。
幾何學上稱線在空間移動而成的形跡,有長、寬度而無厚度。如:「平面」。
量詞:A>計算平面物的單位。如:「三面牆」、「一面國旗」、「兩面鏡子」。B>計算見面次數的單位。如:「見過一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