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鞭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鞭打屍首以雪恨,或對已死的人做嚴厲的批評。參見「鞭尸」條。《魏書.卷三八.王慧龍傳》:「誓願鞭屍吳市,戮墳江陰。」
伍員鞭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國大臣伍員為報楚平王殺其父兄的仇恨,引吳兵伐楚,時平王已死,員乃掘其骨骸,鞭屍洩恨。見《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鞭子抽打。如:「鞭打」、「鞭屍」。《說文解字.革部》:「鞭,毆也。」《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動物死後的遺體。如:「死屍」、「僵屍」、「屍體」、「行屍走肉」。
日暮途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幾年以後,闔閭派兵攻打楚國,攻下楚國首都郢,這時楚平王已過世,伍子胥就從楚平王的墳墓挖出他的屍體,鞭屍三百,終於得報父兄之仇。然昔日好友申包胥卻派人轉告他說:「當年你可是楚王的臣子,曾經輔佐過他,而今天你卻鞭打侮辱他的屍體,這樣實在太過分了呀!」伍子胥回話說:「替我向申包胥說:『我現在的處境就像太陽快下山了,但要走的路卻還很遙遠,我只好做出違背情理的事情。』」另外在《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有人不滿主父偃的政策,所以批評他:「你的所作所為太過橫行霸道了!」主父偃因此回應:「以前那些困頓日子,我已過得太久了。而且我認為男子漢活著的時候,若不能身居要職,享受尊榮的美食,死的時候...
秦庭之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軍對陣漢水兩岸,楚國大敗,昭王出奔。伍子胥率軍進入郢都,因未能活捉楚昭王,就挖開平王的墳墓,狠狠的鞭屍三百下,以稍解其恨。楚國敗後,申包胥逃亡在外,派人對伍子胥說:「你的報仇未免太過份了吧!我聽說,人有時可以勝過天理,但天道恆常都能破敗人謀。你從前是平王的臣屬,今日卻侮辱他的死屍,這真是沒有天理到極點呀!」伍子胥聽後,請來人回告申包胥說:「我急著報仇的心情,就像趕路人一樣。路途還很遙遠,可是太陽已經下山了,我怕等不及,所以只有違背常理做事,管不了那麼多了。」不久,申包胥奔馳到秦國,希望能請求秦王發兵援救楚國,他在秦國朝...
吳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只好逃亡,投奔楚國。楚國國王羋疑早就敬慕吳起的賢能,任命吳起當宰相。楚國自從西元前五O六年伍子胥鞭屍事件之後,一百多年無法恢復往日的威勢,羋疑把希望寄託在吳起的身上,把大權交給他。吳起就職後,雷厲風行地推動改革,制定合乎時代的法律,罷黜冗員,撒銷血統疏遠的皇族爵位俸祿。把省下來的經費用到武裝部隊上。數年間,楚國國土擴大到百越,阻止韓、趙、魏三國的南下,並向西攻擊秦國。各國對楚國的迅速復興,感到憂慮。可是楚國內部因吳起改革而喪失既得利益的皇親國戚,對吳起怨聲載道。西元前三八一年,羋疑逝世,失勢份子乘機暴動,追殺失去保護...
鞭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伍子胥率吳軍攻入楚國,掘出楚平王的尸首,打了三百鞭,報了父兄的仇。見《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傳》。後亦指對已死的人,作嚴厲的批評。也作「鞭屍」。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