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82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項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32~前202)字羽,秦末下相人(今江蘇省宿遷縣)。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梁敗死,籍繼為將,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刎於烏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冊。如:「書籍」、「典籍」、「古籍」、「經籍」、「史籍」。
登記以備查考用的名冊。如:「戶籍」、「學籍」、「軍籍」。
個人對國家、團體、組織等的歸屬關係。如:「國籍」、「籍貫」、「祖籍」、「黨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脖子。如:「項鍊」、「項圈」、「項上人頭」。
錢、經費。如:「款項」、「進項」。
條款、種類。如:「注意事項」、「逐項討論」。
量詞。用於計算事物分類或件數的單位。如:「十項建設」、「女子七項運動」。
破釜沉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張耳立陳人武臣為趙王而同事之,趙王立餘為代王。後耳降漢,與韓信破趙,餘亦遭斬殺。 (2) 項羽:項籍(西元前232∼前202),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梁敗死,籍繼為將,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刎於烏江。 (3) 悉:全部。 (4) 釜甑:兩種古代的烹飪器具。釜,即今之鐵鍋。甑,音ㄗㄥˋ,煮東西用的瓦器。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注解〕 (1) 項王:項籍(西元前232∼202),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梁敗死,籍繼為將,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刎於烏江。 (2) 壁:駐紮。 (3) 垓下:漢代地名,在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漢高祖圍項羽於此。垓,音ㄍㄞ。 (4) 數重:好幾層。重,音ㄔㄨㄥˊ。 (5) 漢軍:指劉邦的軍隊。 (6) 楚歌:楚國歌曲。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稱謂、稱呼。《左傳.昭公四年》:「未問其名,號之曰牛。」《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勝乃立為王,號張楚。」
所向披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2) 騎:音ㄐ|ˋ,乘馬作戰的士卒。 (3) 四嚮:即四向,朝四方衝鋒。 (4) 項王:項籍(西元前232∼前202),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梁敗死,籍繼為將,大破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無不利,但垓下一戰,楚軍瓦解,項籍自刎於烏江。 (5) 期山東為三處:約定以山的東邊做為目標,分為三處攻擊。 (6) 披靡:潰敗逃散的樣子。披,分散。靡,順勢倒下。〔參考資料〕 《東觀漢記.卷八.賈復列傳》賈復,字君文。治尚書,事舞陰李生。李生奇之,謂門人曰:「賈生容貌志意如是,而勤于學,此將相之器。」……復以偏將軍東從上攻邯鄲,擊青犢于射...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為秦所滅。 (2) 沐猴:獼猴。猴好拭面如沐,故稱。〔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項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顯示、表示。通「示」。《詩經.小雅.鹿鳴》:「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已渡,皆湛舡,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視士必死,無還心。」
衣錦還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錦還鄉」的「衣」作動詞,穿著的意思。「衣錦」指身著華美的衣服。錦繡華貴的衣服則是顯貴者的服飾,如《詩經.秦風.終南》:「君子至止,錦衣狐裘。」便是形容君王穿著錦衣狐裘,十分有威儀的樣子。後來在《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中,韓生勸項羽建都關中,項羽拒絕了,並回答:「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意思是說,一個人功成名就之後如果不回到故鄉,就好像穿著錦衣在夜裡行走,榮顯不為人知。所以「衣錦」即指功成名就之意。典源文中,傳主柳慶遠(西元458∼514),字文和,南朝梁河東解人。齊時為魏興太守、襄陽令。後蕭衍起兵,柳慶遠為之運籌帷幄,受到信任。建國後重用柳慶遠,封為雲杜侯,後累官至雍州刺史。河東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