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9.84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預備學校(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備學校是德國學校機構之一;六歲入學,學制三年,收費,主要招收貴族子弟,為未來升入九年制的文科中學(Gymnasien)作準備。威瑪共和時期(the Weimar Republic, Germany, 1919~1933),新政府致力於教育制度的統一化;一九一九年德國新憲法第四章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撤銷私立預備學校。次年,頒布〔基礎學校法〕(Grund-schulgesetz),規定私立預備學校須於一九二九年以前撤銷,公立預備學校應立即撤銷,以消除雙軌制。公立預備學校於一九二四年完全撤銷,然而私立預備學校仍無法做到;直到一九三三年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的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如:「道德」、「公德」、「四維八德」。
好的修養、品行。如:「德行」、「德高望重」、「年高德劭」。
恩惠。如:「大恩大德」。
信念、意念。如:「一心一德」。
德意志共和國的簡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學、教學的場所。如:「學校」、「補校」、「夜校」。
現行軍官的階級之一。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級。
文書的複查核正。如:「校對」、「校正」、「校訂」。
較量、計較。如:「校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前、事先。如:「預備」、「預防」、「預計」、「預算」、「預賽」。
參加。通「與」。如:「參預」、「干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整無缺的。如:「完備」、「齊備」、「兼備」、「求全責備」、「關懷備至」。
事先為可能發生的狀況作處理。如:「準備」、「預備」、「戒備」、「備車」、「備忘」、「有備無患」。
設施、裝置。如:「裝備」、「設備」、「配備」、「軍備」。
盡、皆,充分的意思。如:「備嘗辛苦」、「備受矚目」。
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講學研習的教育機構。《詩經.鄭風.子衿.序》:「子衿,刺學校廢也。亂世則學校不脩焉。」《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
預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前準備。《儒林外史》第二○回:「弟婦一倒了頭,家裡一個錢也沒有,我店裡是騰不出來,就算騰出些須來,也不濟事。無計奈何,只得把預備著娘的衣衾棺木都把與他用了。」《紅樓夢》第四○回:「恐怕老太太高興,索性把船上划子、篙槳、遮陽幔子,都搬了下來預備著。」也作「豫備」。
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歐洲中部。參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