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雨     
瀏覽人次:1763 收藏人次:0
1.風和雨。《文選.李陵.答蘇武書》:「韋韝毳幙以禦風雨,羶肉酪漿以充飢渴。」《文選.張衡.東京賦》:「總風雨之所交,然後以建王城。」
2.比喻艱難困苦。如:「我們在風雨中成長茁壯。」
3.《詩經.鄭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或亦指男女幽會之詩。首章二句為:「風雨淒淒,雞鳴喈喈。」
滿城風雨     
瀏覽人次:16296 收藏人次:772794
語本唐.韋應物〈同德寺雨後寄元侍御李博士〉詩:「川上風雨來,須臾滿城闕。」後來多用來形容深秋或晚春時到處颳風下雨之景色。宋.范成大〈春晚〉詩三首之一:「手把青梅春已去,滿城風雨怕黃昏。」今則多借指事情一經傳出,流言四起,到處議論紛紛。如:「這件醜聞已鬧得滿城風雨,不知該如何收拾?」
風雨飄搖     
瀏覽人次:13201 收藏人次:0
本指樹上的鳥窩在風雨中飄蕩。語本《詩經.豳風.鴟鴞》:「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後比喻時局動蕩不安,極不穩定。宋.鄭清之〈念奴嬌.楚天霜曉〉詞:「多少風雨飄搖,夫君何素,晚節應難改。」
風雨如晦     
瀏覽人次:12909 收藏人次:1507606
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猶如黑夜。比喻處於險惡環境中也不改變其操守。《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南朝梁.簡文帝〈幽縶題壁自序〉:「立身行道,始終如一,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也作「風雨晦冥」。
風雨同舟     
瀏覽人次:5490 收藏人次:438570
在暴風雨中同船共渡。語本《孫子.九地》:「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後比喻共同經歷患難。如:「在此危難之際,希望大家能夠風雨同舟,共創美好的未來。」
風雨無阻     
瀏覽人次:4186 收藏人次:227400
颳風下雨也阻擋不住。比喻決心堅定。《醒世恆言.卷三二.黃秀才徼靈玉馬墜》:「黃秀才從陸路短船,風雨無阻。」《紅樓夢》第三七回:「擬定日期,風雨無阻。」
風雨     
瀏覽人次:4086 收藏人次:225908
1.颳風下雨。元.張可久〈寨兒令.畫鼓鳴〉曲:「風風雨雨清明,鶯鶯燕燕關情。」
2.比喻重重障礙。《隋唐演義》第五二回:「深鎖幽窗,遍青山,愁腸滿目。甚來由,風風雨雨,亂人心曲。」
3.比喻議論紛紛。如:「這件事已鬧得滿城風風雨雨,難以收拾。」
風雨交加     
瀏覽人次:3736 收藏人次:0
風和雨一起來襲。亦比喻多種災難同時發生。如:「一陣風雨交加,馬路上竟積了水。」
風雨名山之業     
瀏覽人次:3674 收藏人次:129949
風雨,亂世。名山,古帝王藏書之府。全句比喻亂世不朽的著作。連橫〈臺灣通史序〉:「則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
風雨     
瀏覽人次:1008 收藏人次:235123
和煦吹拂的春風,滋潤大地的雨露。比喻君恩普施於下,民生安寧。宋.王清惠〈滿江紅.太液芙蓉〉詞:「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