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82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飛來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峰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靈隱山東南,山石形狀甚奇,山洞幽深,四通八達。洞邊有許多佛像,為風景名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去」相反。如:「來人」、「往來」、「來日方長」、「來來去去」。
表有餘或不足,常用於量詞或數詞之間。如:「十來歲」、「三十來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類、昆蟲或航空器在空中移動。如:「飛行」、「飛翔」。
會飛行的。如:「飛鳥」、「飛蟲」、「飛機」。
速度快。如:「飛速」、「飛快」、「飛奔」、「飛躍」。
飄送。如:「春城無處不飛花。」
隨風飄揚的。如:「飛絮」、「飛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而尖的山頭。如:「山峰」、「峰頂」、「峰巒」。
形狀像山頭高起的部分。如:「駝峰」、「波峰」。
高峰:A>高大的山峰。B>情勢的最盛點。如:「他的事業已經達到最高峰。」
一動不如一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孝宗遊幸杭州靈隱寺,有僧淨輝相隨,見寺前有飛來峰,問淨輝曰:「既是飛來,如何不飛去?」對曰:「一動不如一靜。」典出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勸人行事謹慎小心,以靜制動。《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團圓破氈笠》:「況且下水順風,相去已百里之遙,一動不如一靜,勸你息了心罷!」《紅樓夢》第五七回:「紫鵑停了半晌,自言自語的說道:『一動不如一靜,我們這裡就算好人家。』」
靈鷲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峰名。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釋尊曾在此說法。後亦用於泛稱佛教聖地,如浙江杭縣的飛來峰稱為「靈鷲」。也稱為「靈山」、「靈嶽」、「鷲嶺」、「鷲山」。
短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服的後幅較短,便於行動或操作,稱為「短後」。晉.張協〈七命〉:「樵夫恥危冠之飾,輿臺笑短後之服。」明.袁宏道〈飛來峰〉:「初次與黃道元、方子公同登,單衫短後,直窮蓮花峰頂,每遇一石,無不發狂大叫。」
靈隱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山頂稱為「北高峰」,與南高峰並稱「雙峰插雲」,為西湖十景之一。山的東南方,又有飛來峰,亦以奇景著稱。山麓有靈隱寺,清代改名雲林。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