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03.76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飽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識廣博。《初刻拍案驚奇》卷六:「話說婺州有一個秀才,姓賈,青年飽學,才智過人。」《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他這兄弟名持,字有重,也是五河縣的飽學秀才。」
飽學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識淵博的人。《三國演義》第五六回:「公等皆飽學之士,登此高臺,可不進佳章以紀一時之勝事乎?」
飽學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飽學秀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識豐富,見聞廣博的讀書人。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我每兩個都是飽學秀才,倒說我要哄他家私,憑你到那汴梁城裡城外問去。」《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像前科我宜興嚴世兄,是個飽學秀才,在場裡做完七篇文章,高聲朗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充足、充分。如:「飽學」、「飽和」、「飽經世故」、「飽歷風霜」。
飛黃騰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且不要論別處,只這蘇州城內有無數高才飽學,朝吟暮詠,受盡了燈窗之苦,尚不能勾飛黃騰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飽學的。通「宿」。參見「夙儒」條。
聞一知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馬萬群)夫人早喪,單生一子,名曰馬任,表字德稱。十二歲遊庠,聰明飽學。說起他聰明,就如顏子淵聞一知十。」
杵臼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人公沙穆,為人好學,因家貧無法進太學讀書,乃為富翁吳祐賃舂,後祐與之交談,知其為飽學之士,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間。見《後漢書.卷六四.吳祐傳》。後比喻朋友相交不分貴賤。《聊齋志異.卷一.成仙》:「文登周生,與成生少共筆硯,遂訂為杵臼交。」也作「杵臼之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