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1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蕩」條。
1.劣馬。《楚辭.宋玉.九辯》:「卻騏驥而不乘兮,策駑而取路。」北周.庾信〈代人致乞致仕表〉:「臣又聞驅奔效駕,先輟於羸。」
2.比喻庸才。隋.江總〈勞酒賦〉:「謬陳力而策,豈酬恩于暮年。」
脫除、脫落。《後漢書.卷四二.崔寔傳》:「自數世以來,政多恩貸,馭委其轡,馬其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廣大。《玉篇.馬部》:「蕩,廣大意。」
2.放蕩、縱放。《莊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蕩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
3.景色舒放。南朝齊.謝朓〈直中書省〉詩:「朋情以鬱陶,春物方蕩。」
4.態度安詳。《文選.馬融.長笛賦》:「安翔蕩,從容闡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駑、皆資質低劣的馬。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騎著這骨稜稜瘦駑,走著這遠迢迢屈曲路。」也作「駑馬」。
2.比喻才能低下庸劣。《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倘不以駑見斥,願拜門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年老的人氣色衰退,皮膚消瘦,背若鮐魚。參見「鮐背」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掩映。《後漢書.卷二八上.馮衍傳》:「風騰波涌,更相藉。」
2.踐踏、蹂躪。《史記.卷二七.天官書》:「三十年之間,兵相藉,不可勝數。」
信誓旦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旦旦信誓注音︰ㄉㄢˋ ㄉㄢˋ ㄒ|ㄣˋ ㄕˋ漢語拼音︰dàn dàn xìn shì釋義︰猶「信誓旦旦」。見「信誓旦旦」條。 01.《南齊書.卷四七.王融列傳》:「而魏主所獻良馬,乃駑之不若。求名檢事,殊為未孚。將旦旦信誓,有時而爽,駉駉之牧,不能復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繼承。《左傳.昭公元年》:「臺能業其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鞭打、驅使。如:「策馬前進」。《楚辭.宋玉.九辯》:「郤騏驥而不乘兮,策駑而取路。」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乘白馬而不前,策青騾而轉礙。」
萬紫千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王夫之〈示姪我文〉:「如木有根,萬紫千紅,迎風笑日,蕩春光,纍垂秋實,都從此發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怨謗、諷諫。《左傳.襄公四年》:「臧紇救鄫侵邾,敗於狐……國人誦之。」《國語.楚語上》:「臨事有瞽史之導,宴居有師工之誦。」三國吳.韋昭.注:「誦,謂箴諫時世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