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駮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時臣屬對朝廷決策有異議而上書,稱為「駮議」。漢.蔡邕〈獨斷〉:「凡群臣上書於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駮議』。」《後漢書.卷四八.應奉傳》:「又集駮議三十篇,以類相從,凡八十二事。」也作「駁議」。
2.持不同意見。《後漢書.卷三六.鄭興傳》:「若復遣之,虜必自謂得謀,其群臣駮議者不敢復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申述意見的言論。如:「建議」、「提議」、「博采眾議」。
商量、討論。如:「商議」、「協議」、「議決」。
批評、評論。如:「議論」、「評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駁正、非難。參見「駮議」條。
駁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時臣屬對朝廷決策有異議而上書,稱為「駁議」。《東觀漢記.卷一七.宋均傳》:「數納策謀,每駁議,未嘗不合上意。」《後漢書.卷四三.朱暉傳》:「國家樂聞駁議,黃髮無愆,詔書過耳,何故自繫?」也作「駮議」。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