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0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驅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驅逐鬼怪。《南史.卷三十八.柳元景傳》:「吾嘗請道士上章驅鬼,安用此鬼名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趕走、逐離。[例]驅逐、驅鬼、驅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指人死後的靈魂。如:「鬼魂」、「鬼怪」、「魔鬼」。
狡滑、陰險。如:「鬼主意」、「鬼計多端」、「心懷鬼胎」。
機靈、靈巧。如:「鬼靈精」、「鬼斧神工」。
罵人的話。指有不好習性的人。如:「酒鬼」、「冒失鬼」、「小氣鬼」。
胡亂的、隨便的。如:「鬼混」。
詭計、狡詐的行為。如:「搞鬼」、「搗鬼」。
惡劣的、糟糕的。如:「這是什麼鬼天氣啊?又颳風又下雨的!」
神荼鬱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門神。相傳兩人貌醜凶惡,專治厲鬼。後民間將二人畫像貼在門上,用以驅鬼。[例]農業社會時代,家家戶戶廳門前幾乎都貼有神荼鬱壘的畫像,以守護家宅的安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法術驅鬼除邪或治病的口訣。如:「畫符念咒」。
桃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相傳有神荼、鬱壘二神,能捉百鬼,因此,新年時於門旁設兩塊桃木板,上面書寫二神之名或畫上其圖像,用以驅鬼避邪。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帖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鍾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傳說中能驅妖逐邪的神。相傳唐明皇久病未癒,病中夢見一大鬼吃一小鬼,大鬼自稱為「鍾馗」,首應武舉未中,死後決心與明皇除盡世間妖孽。明皇醒後,病竟痊癒,於是命吳道子繪巨眼、多髯、黑衣冠的鍾馗像,貼於門上驅鬼,後流行於民間。見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五.鍾馗》。
爆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以火燃竹,劈啪作響,用以驅鬼。今則用紙捲裹火藥做成,點燃引線就會炸裂,發出巨大聲響,常在喜慶時燃放。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紅樓夢》第五三回:「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也作「爆竿」、「爆仗」。
六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道教指供天帝驅使的陽神。道士可用符咒召請以祈驅鬼。《宋史.卷七一.律曆志四》:「以育六甲,六甲,天之使,行風電,筴鬼神。」
火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衝擊或受熱,即起劇烈化學變化而產生高熱及大量氣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最早用於辟邪、驅鬼和娛樂,宋朝時始用於軍事。是中國三大發明之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