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7.43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體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脊椎動物體內,由骨骼或骨骼和肌肉所構成的空腔,如胸腔和腹腔。
腹側體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內部分腹側體腔和背側體腔兩大體腔。腹側體腔包括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人體」、「體質」、「體力」。
身體的某部分。如:「肢體」、「四體不勤」、「五體投地」。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察」。
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如:「固體」、「液體」、「主體」、「物體」。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體諒」、「體貼」、「體恤」。
一定的制度、體裁或格式。如:「文體」、「政體」、「體例」、「體制」。
文字書寫的形式。如:「字體」、「草體」、「顏體」。
數學上指立體的形狀。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體內如口、胸、腹等中空處。如:「體腔」、「口腔」、「胸腔」、「腹腔」、「鼻腔」。
推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費袞《梁谿漫志.卷九.張文潛粥記》張文潛〈粥記〉贈潘邠老云:「張安道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穀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臟腑相得,最為飲食之良妙。」……後又見東坡一帖云:「夜坐飢甚,吳子野勸食白粥,云能推陳致新,利膈1>養胃。」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也!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尤不可說!尤不可說! 〔注解〕 (1) 膈:音ㄍㄜˊ,體腔中分隔胸腔與腹腔的膜狀肌肉。
疝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的是臟器(如小腸、網膜等)離開正常的部位進入不正常的位置稱為疝氣。多伴有氣痛的症狀,故稱為「疝氣」。大多好發於腹部,特別是腹股溝(又稱鼠蹊部),就叫腹股溝疝氣,即是俗稱的「脫腸」,好發於男性。其他還有橫膈裂孔疝氣、切口疝氣、臍疝氣等。也稱為「串氣」。
翻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推陳出新」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費袞《梁谿漫志.卷九.張文潛粥記》張文潛〈粥記〉贈潘邠老云:「張安道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穀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臟腑相得,最為飲食之良妙。」……後又見東坡一帖云:「夜坐飢甚,吳子野勸食白粥,云能推陳致新,利膈1>養胃。」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也!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尤不可說!尤不可說! 〔注解〕 (1) 膈:音ㄍㄜˊ,體腔中分隔胸腔與腹窗u蘆瑤云泵晹蛂C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隔動物體腔的膜狀組織。例如分隔胸腔與腹腔的膜狀肌肉,稱為「膈膜」、「橫膈膜」。
橫膈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腔分隔成胸腔與腹腔的肌性膜。為橫紋肌,吸氣時往下方移動,呼氣時放鬆而凸出胸腔內,使空氣排出體外。[例]人會打嗝是由於橫膈膜收縮過急,空氣入肺,顫動聲帶而產生的。
刊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推陳出新」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費袞《梁谿漫志.卷九.張文潛粥記》張文潛〈粥記〉贈潘邠老云:「張安道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穀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臟腑相得,最為飲食之良妙。」……後又見東坡一帖云:「夜坐飢甚,吳子野勸食白粥,云能推陳致新,利膈1>養胃。」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也!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尤不可說!尤不可說! 〔注解〕 (1) 膈:音ㄍㄜˊ,體腔中分隔胸腔與腹窗u蘆瑤云泵晹蛂C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