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1.49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山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攀登高山時,因體內的平衡調節不能適應低氣壓,導致缺氧,而引起耳鳴、頭痛、嘔吐和呼吸困難等症狀,稱為「高山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直立時上下的長度。如:「高度」、「身高」。
高的地方。如:「登高望遠」、「居高臨下」。
與「低」相對:A>上下距離或離地面遠的。如:「高空」、「高山」、「高樓大廈」、「一山還比一山高」。B>超越一般水準或平均程度的。如:「高級」、「高價」、「高興」、「高速」、「眼高手低」。C>等級在上的。如:「高年級」、「高級中學」。D>聲音激昂的。如:「高歌」、「高聲」。
指年紀大或歲數高的。如:「高齡」、「年高德劭」、「年事已高」。
敬稱他人的事物。如:「高見」、「高足」。
部首。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地高起的部分。如:「高山」、「青山」、「山峰」、「山丘」、「山岳」、「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不舒適、不健康的現象。如:「生病」、「疾病」、「病情」、「毛病」、「病從口入」。
缺點、缺失。如:「語病」、「毛病」、「弊病」。
有病的。如:「病夫」、「病人」、「病患」、「病容」。
身體覺得不舒服。如:「他病了好幾天。」
病歷:有關病人過去及現在病情累積的紀錄資料。
高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聳的山陵。《荀子.勸學》:「故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也。」
地方病分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病分布規律主要取決於致病環境因子的強弱和變化及其在地域上的差異,同時,社會經濟因子對致病環境因子也有重要影響。它們共同作用決定著地方病分布的特點、類型和變化趨勢。地方病為環境物理因子所致,其分布主要取決於太陽輻射、氣壓、高溫、嚴寒等因子的地域分異。如高山病出現於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地區。環境化學因子所致的地方病(也稱水土病),其分布主要取決於環境中有關化學元素含量水平、形態等的地域分異,它的分布規律既與地理地帶性因素(水、熱、土壤、生物)和非地帶性因素(岩性、地貌等)有關,也受到人類活動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