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41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魂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靈魂、魂。《西遊記》第三九回:「只除過陰司,查勘那個閻王家有他魂靈,請將來救他。」《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老和尚此時尚未等他劈下來,那魂靈已在頂門裡冒去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驗。如:「靈驗」、「試試我的法子,看靈不靈?」
最精明能幹的。如:「萬物之靈」。
聰明、不呆板。如:「靈活」、「靈巧」、「機靈」。
鬼神。如:「神靈」、「山靈」。
超自然的精神感應。如:「靈感」、「靈機一動」。
死者棺材或與死者有關的。如:「靈位」、「移靈」、「守靈」。
人的魂魄、精神。如:「靈魂」、「心靈」、「性靈」。
明曉事理。如:「冥頑不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精氣。如:「靈魂」、「魂魄」、「借屍還魂」、「魂飛魄散」。
人的精神、意念。如:「神魂顛倒」、「黯然銷魂」。
泛指各種事物的精神。如:「國魂」、「精魂」、「軍魂」、「花魂」。
眼花撩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眼睛昏花,心緒迷亂。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只教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也作「眼花瞭亂」、「眼花繚亂」。
鬼鬼祟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文明小史》第四○回:「我們少爺看見了這個大保,魂靈兒就飛上了天了,鬼鬼祟祟的把他弄到書房裡,不知說了些什麼?」
靈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精神、心靈、魂魄、魂靈
魂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靈魂、魂靈
借屍還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俗的傳說及小說中的說法,指人死後靈魂附著於他人屍體而復活。元.岳伯川《鐵拐李》第四折:「您眾人聽著,這的是李屠的屍首,岳壽的魂靈,我著他借屍還魂來。」亦用以比喻已消失或式微的事物,假借別的名義,以新姿態出現。如:「原本已被否決掉的計畫,卻在這次會議中經有心人士的安排借屍還魂了!」
妒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妒忌的女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巧笑倩兮,笑得人魂靈顛倒;美目盼兮,盼得你心意痴迷。假使當時逢妒婦,也言『我見且猶憐』。」《老殘遊記》第一一回:「因愛丈夫而爭,既爭之後,雖損傷丈夫也不顧了;再爭則破丈夫之家也不顧了;再爭則斷送自己性命也不顧了;這叫做妒婦之性質。」
英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烈的魂靈。為對生前有功績者的尊稱。[例]英靈長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