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96.3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魏良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22~1572),明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精音律,喉能轉音,自製水磨腔,其音高於宋之燕樂,遂變弋陽、海鹽故調為崑腔,邑人梁辰魚作《浣紗記》付之,是為崑曲之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扶助、幫助。如:「輔助」、「輔佐」、「輔導」、「相輔相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的、善的。如:「優良」、「良好」、「善良」、「良師」。
天生的、本能的。如:「良知」、「良能」。
很、甚。如:「良久」、「用心良苦」、「感觸良多」。
善良的人。如:「除暴安良」。
的確、果然。如:「良有以也」、「良如所言」。
良人:古時候對丈夫的稱呼。如:「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
姓。
崑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江浙一帶的劇種。始於元代,最初是江蘇崑山一帶民間所流行的清唱腔調,故稱為「崑山腔」。明嘉靖年間,魏良輔以崑山腔為基礎,綜合我國各地方腔調,揉合南北曲,以笛、管、笙、琵琶、鑼鼓等為樂器,旋律婉轉細緻,擅長抒情,有「水磨調」之稱,為集南北曲大成的時曲,是明代到清中葉以前我國主要的戲曲腔調。由於所唱的是曲牌,故稱為「崑曲」;因以江南蘇州崑山一帶的語言演出,故也稱為「崑劇」。
水磨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由明朝魏良輔所改革後的崑腔。其腔調與唱法具有委婉細膩的特色。參見「崑腔」條。
冷板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唱曲。明.魏良輔〈曲律〉:「清唱,俗語謂之冷板凳,不比戲場藉鑼鼓之勢,全要閒雅整肅,清俊溫潤。」
2.明魏良輔革新後崑山腔漫長徐緩的唱腔。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九.戲劇》:「有崑山,校海鹽為清柔而婉折。一字之長,延至數息。」也稱為「拍捱冷板」、「冷板」。
崑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江浙一帶的劇種。參見「崑腔」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