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5.16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魚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時用為憑信的魚形符節,以木或銅製成。唐.陸龜蒙〈送董少卿遊茅山〉詩:「將隨羽節朝珠闕,曾佩魚符管赤城。」也稱為「魚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脊椎動物。有鱗與鰭,生活於水中,用鰓呼吸。種類繁多,如黃魚、鯉魚、吳郭魚等。
形狀像魚的動物或物品。如:「鯨魚」、「木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可以剖半用為憑證的信物。如:「信符」、「符令」、「符節」、「兵符」。
相合。如:「符合」、「名符其實」、「言行相符」。
標記、記號。如:「音符」、「符號」、「樂符」。
道士用來避邪、差使鬼神的神祕文字。如:「符咒」、「安胎符」、「護身符」。
懸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所佩帶的金銀魚符、魚袋。《遼史.卷四九.禮志一》:「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綾袍,絳帶,懸魚。」
魚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唐時用作憑信的魚形符節,以木或銅製成。唐.陸贄〈冬至大禮大赦制〉:「刺史停替,須待魚書。」也稱為「魚符」。
魚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制,五品以上官員發給魚符,上刻官吏姓名,以為憑信,因為裝在袋內,故稱為「魚袋」。宋沿唐制,並用金銀裝飾魚形,然不再有符契的作用。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