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9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蝦」的異體字。
南台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飾妝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潭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斑細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10。臀鰭:Ⅰ/ 9;胸鰭:18。縱列鱗 37~39;橫列鱗 12~13;背鰭前鱗 34。體延長,側扁。背緣、腹緣微微隆起;尾柄較高。頭中大。吻部圓鈍。頰部有許多列細密的垂直感覺乳突。眼上側位。位於頭的前半部。口大,頗斜裂,口裂可達眼前緣的下方。上下頜均具有尖銳的大型犬齒。鰓裂中大。體被中型的櫛鱗,背前鱗列為較細小的圓鱗,腹部亦被鱗。第一背鰭的前方鰭棘約等長。第二背鰭及臀鰭的後方鰭條均較長,雄魚的鰭條末端可達尾鰭的基部。尾鰭圓形。體呈暗褐色,體背具5-6個深色斑駁,斑駁間具亮藍色斑;體側中央具5個黑斑,圍繞其周遭散布有青綠色的亮斑。胸鰭基部的上方有一暗斑。各鰭灰色...
長身擬平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矛狀擬平牙虎(Pseudapocryptes lanceolatus)為同種異名。
髭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瓢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雲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Yongeichthys nebulosus (Forsskål, 1775)
頰部與鰓蓋均無鱗;第一背鰭前方若干鰭條延長;左右腹鰭癒合成吸盤狀。體赤褐色,體側有3~4個暗斑,尚有若干較小不明顯之小斑散在。本種具有毒性,尤以皮膚為最強,屬河魨毒。外形及體色與無毒之虎齒虎(Y. caninus)相近,但後者體側暗斑極為明顯,且二斑間之背方各有1鞍狀斑,肩部近胸鰭基部上方有一明顯的黑色眼狀斑。體長達15公分。
琉球以南之西太平洋,中太平洋及印度洋均有分布。
棲息河口及沿海岸砂泥底質。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虎魚亞目(Suborder Gobi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虎科(Family Gobiidae),Gobies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