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0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鱈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常見的食用魚。產於寒冷的深海,口大而鱗細,肉白似雪。肉質細嫩,食用時,清蒸、煎炸皆宜。如:「鱈魚羹」、「清蒸鱈魚」、「鐵板鱈魚」。參見「鱈」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脊椎動物。有鱗與鰭,生活於水中,用鰓呼吸。種類繁多,如黃魚、鯉魚、吳郭魚等。
形狀像魚的動物或物品。如:「鯨魚」、「木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鱈形目鱈科。產於寒冷的深海。體長,口大,鱗細,下頷有一觸鬚。肉白似雪,可供食用。肝含脂量高,可製魚肝油。[例]鱈的肉質鮮美,適合清蒸食用。 △鱈魚
魚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吻觸手,適於誘捕魚類,在水中晃動吸引小魚上鉤。許多魚有一個背鰭,然而有的魚類如鯵、鯔的背鰭是兩個,鱈魚的背鰭是三個,而生活在非洲的多鰭魚,它的背鰭是由許多小鰭組成,故而得名。 胸鰭  胸鰭的作用主要是轉換方向,腹鰭只是幫助背鰭和臀鰭保持身體平衡,臀鰭的功能與背鰭同。但有些魚的這些器官也發生了奇妙的變化。狼蝦虎魚的腹鰭癒合成一尖長吸盤,用於吸附在淺海的洞穴裏;彈塗魚由腹鰭癒合成的吸盤則用於吸附在海灘上;而神仙魚、珍珠魚等的腹鰭卻細長如絲,形似蝦的觸鬚。生活在中南美熱帶河流中的一些魚類如四眼魚、月光魚、劍魚等體內受精的魚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1)鮨科。上下頜無犬齒,後鼻孔為一垂直裂紋。體紅色,有許多黑眼斑。鰓蓋骨有二棘,常居岩礁區海域。(2)鱈魚的別稱。參見「鱈魚」條。
林婉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林婉瑜,一九七七年11月生,台中市人。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戲劇系。《索愛練習》是她在大四時出版的第一本詩集。已婚,育有一子。最新的作品《剛剛發生的事》於2007年2月由洪範出版。現於出版社任職。 作品〈動物排練〉吃完鱈魚便當就得上工不喝養樂多甜蜜的滋味稍嫌做作燈光是夏天的燈光 太熱又太亮我們披上獸皮戴上小熊面具被工作人員踢下來﹝第4景:他們在滂沱大雨中傾訴彼此的遷移史     因而產生愛情﹞被踢下來在山坡的花草佈景上面狠狠地相愛後後配樂響起──如果你要與我定情送我一尾鱒魚我從上游的地方來...
肉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肉品的質地。如:「鱈魚的肉質相當細緻,味道也頗鮮美。」
巴倫支海(Barents Se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爾蘭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洋名。位於愛爾蘭島和大不列顛群島之間。北界蘇格蘭,東界英格蘭,南界威爾士,西界愛爾蘭。其中有馬恩島和安格爾西島二大島。產鯡魚和鱈魚
白魚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鱈魚、助宗鱈或鰈等原料製成的飼料。這些魚因肌肉中的脂質和肉色素含量少,故肉質呈淡色,所製成的魚粉呈淡黃褐色,貯藏期間不易變質或變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