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4884 ms
共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鳥綱鷹科鷹形目猛禽類。嘴呈鉤狀,羽毛褐色,腳被羽毛直達趾間。視力極強,以捕食小動物為生。也稱為「鷲」、「老鵰」。
|
一箭雙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周長孫晟善射,嘗見二鵰飛而爭肉,長孫晟乃射一箭而同時貫穿兩隻鵰。典出《北史.卷二二.列傳.長孫道生》。後用以比喻一次舉動便可達到雙倍效果,兼得兩種好處。《野叟曝言》第四八回:「前日花箋,忽被小姐看見,不特不加譴責,反有敬慕先生之意,吟成此詩,先生當力圖之,一箭雙鵰認嫦娥,便不辜負秋風也。」《官場現形記》第一二回:「胡統領早存了個得隴望蜀的意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雙鵰的手段,所以姊妹兩個,都是他心坎上的人。」也作「一箭貫雙鵰」、「一箭雙雕」。
|
雙鵰一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箭雙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雕」是一種大型而凶猛的鳥,原也作「鵰」,鳥旁,隹旁,意思相通。「一箭雙雕」是說只用了一支箭,卻同時射中兩隻雕。長孫晟是南北朝後周時的人,生性聰敏,擅長軍事和射箭。長孫晟有次出使到突厥,突厥王攝圖很欣賞他的技藝,常常和他一起出去打獵。在一次打獵中,看見空中有兩隻雕,一邊飛著,一邊互相爭奪著一塊肉,於是攝圖就拿了兩支箭給長孫晟,要他射下那兩隻雕。長孫晟縱馬向前,只用了一支箭就把兩隻雕給射下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一箭雙雕」,比喻一次舉動,可以同時達到兩個目標。在《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列傳下.高駢》中,也同樣有「一箭雙雕」的故事,但說的是唐代的高駢,...
|
大鵰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ubo virginianus
長50~60公分,為大而威猛的貓頭鷹,體色為灰色至灰褐色、黃褐色或褐色,耳羽大而明顯,腳上長有羽毛。面盤黃褐色至紅褐色,邊緣黑色。頰及前頸白色,虹膜黃色。腹面淺色密布黑色細橫紋,胸前顏色較深,有黑色縱紋,背面具蠹斑灰至褐色,飛羽及尾羽上具規則的石板灰至褐黑色橫斑。
共12亞種,分布美洲,由阿拉斯加向南至阿根廷,大多不進行遷移。
廣布於各種類型的森林地,尤其是較開闊的次生林、針闊混合林,有時也在路邊或是沙漠及礫石地的樹林中出現。喜歡在開闊而有些許樹木的環境於枝頭上等待獵物經過,獵食種類以小型哺乳類最為重要,其餘如鳥類、兩棲及爬蟲類、魚類、昆蟲及其他無脊椎動物亦為其獵食對象,食物缺乏時甚至會去吃腐肉。求偶時雌雄雙方一邊發出叫聲,同時互相鞠躬或是尾翹起而翅膀垂下。繁殖係利用其他大型鳥類用過的舊巢,或是樹洞、岩壁上的平台等,有時會連續使數年。每窩通常產2顆卵,由雌鳥孵化雄鳥餵食。雖然分布範圍廣,但族群密度低。
鳥綱(Class Aves)
鴞形目(Order Strigiformes)
鴟鴞科(Family Strigidae)
|
大冠鷲(蛇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pilornis cheela
體長41~76公分,翼展123~155公分,為小型至大型的猛禽,全身深褐色,體型變異大,特徵為頭上短圓的冠。尾部的白色橫斑及翼下的白色橫帶在飛行時為主要的辨識特徵。亞成鳥則體色較暗,臉上有黑色斑塊。不同亞種的體型及體色皆有差異,通常島嶼型者體型較小,生活在較潮濕的棲地者體色較深。
共21亞種,分布於亞洲南部及東南部,包括印度、中南半島、中國大陸南部、台灣、馬來半島及印尼群島海,由平面到海拔1,900公尺,本種鳥類均不作遷移。
廣布於各種棲地,從森林、疏林草原到紅樹林都可見其蹤影,常出現於次生林或森林邊緣。以蛇為主食,也吃小型哺乳類、螃蟹及鳥類。終年可見其於天空滑翔及鳴叫。求偶時會在天空中結伴滑翔,作各種展示動作,同時發出響亮的鳴聲。每巢1顆卵,由母鳥孵卵,孵化期35天以上;幼雛白色,親鳥雙方共同餵養。廣布各地且數量不少。
鳥綱(Class Aves)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鷺鷹科(Family Accipiteridae)
|
鵰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凶悍的鷙鳥。比喻人才力雄健。唐.杜甫〈奉贈嚴八閣老〉詩:「蛟龍得雲雨,鵰鶚在秋天。」
|
鵰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刁蠻、凶悍。晉.左思〈吳都賦〉:「料其虓勇,則鵰悍狼戾,相與昧潛險。」也作「雕悍」。
|
食猿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ithecophaga jefferyi
體長86~102公分,為巨型猛禽。喙大而長,頭頂至後頸的羽毛略長而看似為零亂的頭冠。身體背面深褐色,喉至胸腹部污白色,蠟膜灰褐色,亞成鳥大致似成鳥,飛羽及翼上覆羽外緣白色。
分布於亞洲東南部之菲律賓,為特有種。
主食狐猴(Lemur)及麝香貓(Palm Civet),其次為猴類,其他如鼠類、飛鼠、蛇、蜥蜴及鳥類(鷹類、貓頭鷹、犀鳥)亦名列其菜單之中。狩獵方式為在森林內部冠層的樹枝上等待獵物,曾有過數隻個體合作追捕猴類的記錄。繁殖期9~12月,巨型的巢築於樹高30公尺以上的大樹,每窩產1卵,約60天孵化。雛鳥羽毛23~24週長齊,但至少再一年以後才離巢獨立生活。基於上述原因,凡當年繁殖成功者,次年再繁殖,失敗者則會繼續築下一巢。全世界食猿鵰的野外族群估計少於200隻,全球性瀕危,導致族群數量下降的原因包括棲地的減少、狩獵以及人為捕捉飼養。
鳥綱(Class Aves)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鷺鷹科(Family Accipiteridae)
|
飾冠鷹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pizaetus ornatus
體長58~67公分,雌鳥略大於雄鳥。為色彩豐富的猛禽,後頸及頭部二側茶褐色,冠羽黑色。身體腹面白色,下腹至腿有粗黑的斑紋,背面則為黑色,尾羽有三道灰褐色的橫帶。虹膜橘紅色,蠟膜及腳為黃色。
共2亞種,分布於中美洲及南美洲,自墨西哥南部至阿根廷北部,分布至海拔1,800公尺,本種鳥在各地均不遷移。
生活於潮濕地的原始熱帶及亞熱帶雨林。獵捕大型的鳥類,如金剛鸚鵡(Macaw)、巨嘴鳥(Toucan)、(Tinamou)及哺乳類為食。通常站在森林邊緣的樹枝上等待,獵物經過時再輕聲潛近捕捉。巢築於大樹主幹附近的側枝上,每窩產1卵,由雌鳥孵化,雄鳥帶回食物交由雌鳥餵食,幼鳥一年以後才離巢。成鳥若當年繁殖成功,則第三年再進行下一次繁殖。屬普遍種。
鳥綱(Class Aves)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鷺鷹科(Family Accipiteridae)
|
白頭海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aliaeetus leucocephalus
體長71~96公分,翼展168~244公分。頭及尾羽白色,其餘部位黑褐色,喙黃色,亞成鳥則全身黑褐色。
共2亞種,分布於北美洲,由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國至墨西哥北部。
常在湖泊、河流或海岸附近活動,食物種類多樣化,包括鳥類、小型哺乳類,尤其偏好魚類。在阿拉斯加的族群有時會成群聚集於鮭魚的繁殖地抓魚。另外牠也會去搶奪別人已經到手的獵物。茌繁殖方面,白頭海鵰每年的配偶均固定,夫妻雙方感情係以在空中互抓爪再跌落的展示方式來維繫。此種鳥在美東的數量因人類干擾及化學藥劑污染而下降許多,雖然長期以來不斷進行的復育工作已使數量稍微上升,但族群仍甚稀少。為美國國鳥。
鳥綱(Class Aves)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鷺鷹科(Family Accipiteridae)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