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5.59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州寒食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雨點去)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右黃州寒食二首。   蘇軾(1036-1101),四川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曾被控以文字訕謗君上,被貶黃州。東坡一生,宦海浮沈,命運偃蹇,於文學藝術卻有不朽之地。〈書黃州寒食詩〉作於元豐五年(1082),書當在此後。詩是東坡自己明顯有悲奮感情的文詞,字裡行間也就隨著文詞不同的情緒波動,有所節奏變化。就行草書言,字形可大可小,較有自由變化,蘇東坡自謂字體「短長肥脊各有態」,在這卷書法裡字體的大小組合,揖讓進退,乃至於如「年、中、葦、紙」諸字,最後一筆直下成一長豎,在布白與行氣以至於整篇的章法形成一特殊行間布白。蘇書為宋代「尚意」書風的代表人物之一。黃庭堅(1045-1105)於1100年陰曆九月前為此卷作跋,黃庭堅作跋,字形體之大,超過東坡本文寒食詩,雖自謙無佛處稱尊,然實百代爭勝,雙美並具。   釋文: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子(點去),病起鬚已白。
黃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1)今湖北省黃岡縣。城外有赤鼻磯,蘇軾遊於此,而作前、後赤壁賦。(2)韓國黃海道西北部的都邑。為棉花、大豆等的集散市場。
黃州寒食詩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的書法作品。蘇軾流謫湖北黃州時,適逢寒食節,有感於疾風苦雨而賦詩二首。此書變化之多,堪稱獨步,氣勢直奔而下,跌宕豪邁。此作現藏國立故宮博物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金子或向日葵的顏色。三原色之一。如:「米黃」、「杏黃」、「鵝黃」。
指某些黃顏色的東西。如:「蛋黃」、「蟹黃」。
變成黃褐色而枯萎。如:「啊!樹葉都黃了。」
內容與色情有關的。如:「黃色書刊」、「這個笑話太黃了。」
黃帝的簡稱。如:「黃老之術」、「炎黃子孫」。
部首。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政區域劃分的單位。如:「揚州」、「加州」、「佛羅里達州」。
滄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軾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宋神宗時,蘇軾曾被貶官,降為黃州團練副使。當時黃州附近有一處名叫赤鼻磯的名勝,也叫赤壁,因為與三國時吳、魏交戰的「赤壁之戰」古戰場同名,所以赤鼻磯成為後人遊覽憑弔的地方。蘇軾來到黃州,也常到此處勝跡遊賞,並曾以此地為名,撰成前後〈赤壁賦〉兩篇。在前〈赤壁賦〉文中,蘇軾藉與賓客泛舟其上時,抒發萬物興衰、人事變遷的感嘆。文中提到因遊赤壁,而懷想起當年赤壁之戰時,曹操、周瑜當時的英姿,戰船相接千里,旌旗飄揚遮空的壯觀景色,如今卻什麼都不剩,豈不是讓人無限感慨?何況我們如今所能做的就是學漁夫、樵夫般的過日子,以魚、蝦、麋鹿為友,駕著小船,舉酒相敬。人生就像寄居在天地間的蜉蝣,也...
明日黃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漸漸枯萎,連戀花的蝶兒也要發愁了。典源又見宋.蘇軾〈南鄉子.霜降水痕收〉詞。內容則是表述蘇軾被貶到黃州後對於時不我予的感慨。後來「明日黃花」就用來比喻過時的事物。
水到渠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到渠成」的意思是指有水湧入,自可成為溝渠。這句成語,流行甚早,宋代蘇東坡在他給好友秦太虛的信中就用過。在信裡,蘇東坡提到剛被貶到黃州的時候,連薪水都中斷了,家裡人口又多,弄得他頗為煩憂。後來覺得非痛下決心節省不可。他就仿老友賈耘的方法,每月初一從儲蓄中拿出四千五百錢,分成三十份,每份一百五十錢。然後將它們懸掛在屋梁上,每天清晨,用畫叉挑取一份,就叫人把叉給藏起來。這一百五十錢就是一天的花用,如有剩下,就存入大竹筒中,用來作為招待客人的費用。這樣一來,算算自己原有的儲蓄,大概還可以支撐個一年多。至於一年多以後,再另作打算,反正水到渠成,不必眼前先作考慮。有了這樣安排後,胸中為之一寬,並無其他...
削足適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用麻、葛等製成的鞋。「刻足適屨」猶「削足適履」。見「削足適履」條。 01.宋.陸游〈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詩〉一○首之九:「昔人亦有言,刻足以適屨。奈何不自反,忽已迫霜露。」
愛莫能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隱而不見,所以無法給予幫助。語本《詩經.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漢.毛亨.傳:「愛,隱也。」後指內心雖然同情,想要幫助他,卻無能為力。《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子瞻左遷黃州,乃聖上主意,老夫愛莫能助。」《文明小史》第六回:「兩人雖與黃舉人均有瓜葛,到了此時,也是愛莫能助,只得任其所之。」也作「愛莫之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