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06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黨化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黨化教育是中國國民黨北伐期間所推行的教育政策。中華民國的誕生,係由孫中山先生所領導,而國民黨又為當時中國最主要的政黨,故民國十三年(1924), 孫中山先生改組國民黨時,借鑑蘇俄革命經驗,提出「以黨治國」的主張。政府既由黨領導,則一切施政自均以黨治為原則;因之實行黨化教育的思想,乃應運而生。
  民國十五年二月,廣東軍政府設立教育行政委員會,許崇清委員提出〔教育方針草案〕,主張以民生為三民主義的哲學基礎,強調生產教育的重要;以民權主義出發,說明政治教育的重要;由民族主義出發,實施軍事訓練,培養與帝國主義鬥爭的戰鬥群眾。
  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主政者體認到思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導使性情變好。如:「感化」、「教化」、「潛移默化」。
使改變。如:「化名」、「化妝」、「化險為夷」、「千變萬化」。
消除。如:「化解」、「化痰止咳」。
使物體形態改變。如:「液化」、「焚化」、「火化」、「融化」。
化緣:佛家以能布施者為與佛有緣,故僧尼等求人布施財物稱為「化緣」。
羽化:A>昆蟲自蛹或稚蟲蛻變為成蟲時,稱為「羽化」。B>稱得道成仙為「化」。
接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狀態的改變。如:「現代化」、「電腦化」、「科技化」、「平民化」、「自動化」。
化學:研究物質結構、性質及變化過程之科學。
化子:靠討飯、要錢過活的人。或稱為「乞丐」、「叫化子」。
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培育。《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一種有關培植人才,訓練技能,以支應於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合同志所組成的有理想、有組織的團體。如:「政黨」、「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
為私利而結成的團體。如:「朋黨」、「結黨營私」、「狐群狗黨」。
偏袒、偏私。如:「黨同伐異」。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