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22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黴菌毒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黴菌毒素(Mycotoxin),即黴菌生長後產生之二次代謝產物,這些具有毒性之二次代謝產物,有些是排出於所生長的基質中,有些則存在於菌體內,當人或動物食入或接觸,甚至於吸入含有毒素的基質或菌體後便引發全身性或局部性的中毒。
  適合黴菌產生毒素的基質主要為穀類等含豐富醣類及適量蛋白質,其它諸如牧草、豆類、果物等農作物、飼料、火腿、醃肉、乳酪等畜產品以及以農產品製成之食品如花生醬、玉米片、豆醬等。
  目前發現產毒黴菌共有33屬,164種,產生大約200多種黴菌毒素,其中以青黴菌屬(Penicillium)最多共69種,其次為麴菌屬(Aspergillus)計32種,鐮刀...
黴菌毒素和黴變食物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入真菌污染的黴變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有赤黴病麥食物中毒、黴變甘蔗中毒、麥角食物中毒等,慢性中毒亦有黃麴毒素中毒,雖不造成急性症狀,卻可能致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色。如:「素服」、「素衣」、「素絲」。
質樸無華的、清淡的。如:「樸素」、「素妝」、「素淨」。
事物的本質。如:「因素」、「元素」、「色素」。
一向的、平常的。如:「平素」、「素行」、「素志」、「素日」、「素願」、「素不相識」。
非葷腥的食物。與「葷」相對。如:「素食」、「他向來吃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健康、生命有害的。如:「毒藥」、「毒品」、「毒素」、「毒氣」。
用藥加害。如:「毒害」、「毒殺」、「毒魚」。
殘害。如:「荼毒」。
凶狠。如:「狠毒」、「惡毒」、「毒打」、「毒手」、「毒計」。
特指嗎啡、海洛因等毒品。如:「販毒」、「吸毒」、「反毒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菌類:隱花植物,全體由菌絲組成,缺葉綠素,常寄生於他物,如香菇。
單細胞的低等植物。無法自體製造養分,多營腐生或寄生。如:「細菌」、「桿菌」、「黴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寄生於腐朽、潮溼或受汙食品、器物上的低等菌類。其菌絲散布於器物表面,菌柄突出,上生孢子囊,囊內孢子成熟後隨風飄散各處而繁殖。如:「氯黴素」。
黴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菌中子囊菌類的不整子囊菌的一屬,與青黴菌同一科。生長在潮溼的地方。用分生孢子繁殖,初生時為白色匍匐的營養菌絲,生殖時產生直立的分生孢子柄,柄端膨大如球,球上著生多數小柄,各小柄頂端著生一串分生孢子。食品工業上常利用黴菌及酵母釀酒及製造豆醬及醬油。
毒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生物毒素 (biotoxin),生物體具有的或產生的毒性物質的總稱。根據其來源可分:(1)細菌毒素 (bacterial toxin),包括外毒素和內毒素兩類。外毒素(exotoxin)是活菌的代謝產物,分泌到細菌細胞外,主要成分為蛋白質,以革蘭氏陽性菌較多見。內毒素(endotoxin)是細胞壁成分,菌體裂解後釋出,主要成分是磷脂,一種多糖蛋白質複合體,以革蘭氏陰性菌較多見。(2)黴菌毒素 (mycotoxin),這些毒素多半來自黴菌污染的花生、玉米、穀類等。黴菌在各種不同的基質上生長後所產生的毒性二次代謝產物,當人或動物經口服食入或暴露於含有黴菌毒素的基質或菌體,會發生全身或局部性...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