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鼎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值壯盛。《宋史.卷二九九.張洞傳》:「陛下春秋鼎盛,初嗣大統,豈宜久屈剛健,自比沖幼之主。」《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長兄年力鼎盛,萬不可蹉跎自誤。」
春秋鼎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當壯盛之年。《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唐.吳武陵〈上崔相公書〉:「明主春秋鼎盛,方有所好,升平之畫,未可為也。」
香火鼎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拜、進香的人極多。如:「這座寺廟香火鼎盛,遠近馳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旺、繁茂。如:「旺盛」、「茂盛」、「生意興盛」、「桃花盛開」。
熱鬧的、大規模的。如:「盛事」、「盛會」、「盛舉」、「盛況空前」。
濃厚的。如:「盛意」、「盛情難卻」。
豐富。如:「盛宴」、「盛產」。
華麗。如:「盛裝」。
極、甚。如:「盛怒」、「盛讚」、「盛誇」。
以容器裝東西。如:「盛飯」、「盛湯」。
容納。如:「鍋裡的湯太多了,這隻大碗盛不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方、正。《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宋.黃庭堅〈次韻子瞻武昌西山〉:「山川悠遠莫浪許,富貴崢嶸今鼎來。」
光風霽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衣冠文物之時少,干戈征戰之時多。」意思是說就歷史來看,古往今來清明太平的日子少於黑暗動亂的,文風鼎盛的時候少於戰亂頻仍的。在此,「風光霽月」是用以形容清平盛世,與〈楚泊亭〉詩中的「霽月光風」語義不同。另宋代黃庭堅的〈濂溪詩序〉,文中亦用了「光風霽月」,文曰:「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則是以「光風霽月」稱頌周敦頤人品之高潔,又是另一個引申的語義。
日薄西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人命危淺,命在旦夕,風中殘燭,奄奄一息,朝不保夕反義:旭日初升,身強力壯,春秋鼎盛,旭日初升辨似: 薄,音ㄅㄛˊ。迫近、接近。不可寫作「簿」。
姍姍來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絃歌之。 〔注解〕 (1) 上:皇帝。指漢武帝(西元前156∼87),漢景帝之子。在位時,文治武功鼎盛,其時東西文化交流,南海商務繁盛。在位五十四年崩,廟號武帝。 (2) 李夫人:生卒年不詳,漢中山人,漢武帝寵妃,李延年之妹。容貌美麗,善於歌舞。早卒,武帝曾作賦悼念。 (3) 方士:研究神仙、祈禳等法術的人。 (4) 帷帳:帳幕。 (5) 還幄:回到帳幕。幄,音ㄨㄛˋ。 (6) 就視:靠近觀看。 (7) 樂府:漢武帝置,為掌管音樂的機關,職掌製定樂譜,採集民間詩歌以入樂,並負責訓練樂工。
賞心悅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鄴宮:鄴郡的行宮。建安時期,曹操位高權重,且愛好文學,極力網羅文士於鄴下,因而人才薈萃,文風鼎盛。鄴,春秋齊邑,三國魏置鄴郡,位於今河南臨漳縣西四十里。 (3) 讌:音|ㄢˋ,同「醼」,宴飲。 2、「悅目」:漢.劉向《說苑.卷一九.修文》衣服容貌者,所以悅目也。聲音應對者,所以悅耳也。嗜慾好惡者,所以悅心也。君子衣服中,容貌得,則民之目悅矣。言語順,應對給,則民之耳悅矣。就仁去不仁,則民之心悅矣。
人文薈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文化集中於一處。比喻傑出人物會聚。如:「本縣自古以來文風鼎盛,是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