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4.4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揚子法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揚子法言」指的是中國漢代揚雄的學術著作[法言]一書。揚雄為了闡揚以孔子為中心的儒家思想,駁斥種種怪誕不經的言論,摹仿[論語]的文體而寫成[法言]。全書共十三篇,依序是[學行]、[吾子]、[修身]、[問道]、[問神﹞、[問明]、[寡見]、[五百]、[先知]、[重黎]、[淵騫]、[君子]及[孝至]。這部書的內容涵括了楊雄在倫理、人性、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思想。
  在倫理方面,[法言]對於諸子多所批評,認為老子「搥提仁義,絕滅禮學」([問道]);莊周「罔君臣之義」([問道])又說:莊楊朱「蕩而不法」;墨翟、晏嬰「儉而廢禮」;鄒衍「迂而不信」(五百),都與儒家所提倡的「仁、義、禮、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支的第一位。
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如:「子時」。
本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如:「子女」、「獨生子」。
後代。如:「子嗣」、「多子多孫」。
植物的果實,或動物的卵。如:「蓮子」、「瓜子」、「桂子」、「松子」、「烏魚子」。
對一般人的通稱。如:「男子」、「女子」。
對有學問道德的人的尊稱。如:「孟子」、「孔子」。
顆粒狀細小而堅硬的東西。如:「子彈」。
與「母」相對的。如:「子音」、「子母扣」。
幼小的、稚幼的。如:「子薑」、「炸子雞」。
指輩分小、年紀輕的人。如:「子弟」、「小子」、「學子」。
對他人稱自己的配偶。如:「內子」、「外子」。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諸子百家、天文算法、藝術類等著作。如:「子部」、「經、史、子、集」。
部首。
詞綴。放在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等之後。如:「房子」、「車子」、「拍子」、「胖子」、「聾子」、「樣子」、「哪門子」、「兩下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律令。如:「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方式、途徑。如:「方法」、「辦法」。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仿效。如:「效法」、「法古今完人」。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法子:方法。如:「大家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張、抬高。如:「揚帆」、「揚手」、「揚眉吐氣」。
顯露。如:「發揚」、「宣揚」、「張揚」、「隱惡揚善」、「揚名國際」。
稱讚。如:「讚揚」、「表揚」。
飄動。如:「飛揚」、「飄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子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由母法中引申而出,或補充母法的法規。其形式不一,可定名為法、律、條例或通則。子法所規定的事項不可超越母法,更不可違反母法精神。
法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禮法之言。《孝經.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2.書名。東漢揚雄撰,有晉李軌注及宋司馬光集注,此書擬論語而作。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